写作 第一讲 高分作文亮点剖析 深刻篇高考阅卷直击特级教师肖家芸曾指出:在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高考作文早已不在审题上考了,主题、结构、技法和语言等,多数考生差距不大,差距大的是内容和思想。高考作文最缺的是思想和科学的思维深度。而决定此二者的是思维的方向或角度问题。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角度,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级的高低”。文章要想从人尽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出来,就必须有给人启迪的独到见解,哪怕只是见解深刻的句子。独到见解从何而来?它从思维方式的转变而来。从 2015 年全国各省市作文版块材料的综合分析中可以见出,有四种思维能力尤受命题专家关注:(1)深度开掘能力,(2)立体观照能力,(3)辩证分析能力,(4)多维思维能力。作文技法突破(一)由表及里深入本质由表及里是指文章透过表面的人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简单归结为“向深处想一想,揭示本质”。如:中国民众一年的购书费,跟手机短信费基本持平(现象),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讽刺,嘲笑了中国人精神缺失(本质)的现状。“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是常见的递进式思路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的过程。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可以运用这种递进式思路,层层剥笋,开掘取意。记叙文中,在叙述了一件事或描写了一处景物之后,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议论,能够跳出就事说事、就景写景的肤浅层次,使主题更深入透彻。如有考生在描写了生长于砖缝中的小草后,做了这样的开掘:“这几株长在砖缝里的小草的确不简单。因为这砖缝里没有足够的水分和土壤,也接受不到充足的阳光,可它们居然顽强地生长起来,真了不起!”既写出了小草的不屈精神,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提升了文章档次。议论文中,这种方法对增强论证力量更见奇效。如有同学写《严于解剖自己》,其提纲是: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2.论述为什么要“严于解剖自己”。3.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1)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2)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