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人生价值观教育第一节人的本质目标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科学把握人的本质,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正确对待人生境遇,确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地认识人生价值的概念、实质及构成,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更好地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重点难点:·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批判错误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人生价值的实质及贡献、索取与效益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选课对象:全校本专科学生学时:4学时第一节人的本质一、人性1.人的概念人是能够思维、有感情、有理性、有智慧的一种社会化了的高级动物。人是它的特点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是:能完全直立行走,能用双手劳动,会制造工具,具有复杂的有音节的语言,有发达的大脑,有思维的能力,有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本领。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声,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2.人性人性是指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全部属性,是人的属性的全部表征。人的属性表现在多方面,包括: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人的历史性与阶级性;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等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思想家就开始了对人性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一直持续到近代。其间有过几次较为激烈的论争,如战国时期的善恶之争,宋、明时期的理欲之辩等。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质理论1.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指人的全部属性中最根本的、最能够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属性,是人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人的共同属性人的共同属性,也可称作人的自然属性。所谓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然本能。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根本属性,也就是人的社会属性,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人的理性、意志、自我意识、语言、文化、劳动、能动性、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等都是人的社会属性。第3页共15页第2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5页人的共同属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人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1)人的劳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本质的社会性(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3)人的自然属性也要受到社会性的制约,并注入了社会性的内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属性的表现。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的包围之中,社会关系的状况,决定了这个人的本质特征。而人的本质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这社会关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一般地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它制约着其他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同的社会关系之间不是简单的数量的相加,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因此考一个人的本质要全面、辩证地来把握。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也必然要随之而发生变化。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的本质也不是永恒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第4页共15页第3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5页3.“人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及危害自私指为了获取个人的利益、满足个人需要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人性自私论”的错误首先,错误地把人的正当个人需求当成人的自私本性,混淆了人的正当个人利益与自私自利的界限。其次,把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属性,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第三,自私观念也非永恒具有,它具有历史发展性“人性自私论”的危害第一,人本质自私论为自私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心理支撑。第二,人本质自私论为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