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党的*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若干重要讲话中也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把握,充分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勇气和统揽全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智慧与战略眼光。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文化建设地位重要,作用巨大,影响深远,必须大力加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通过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学习中央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思考,我认为,文化建设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个问题。一、搞好理论武装,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政治基础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我们国家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发展、繁荣兴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理论武装工作是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上。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扎实具体的工作,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从而激励和引导全国各族第1页共5页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有了这样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把握宣传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当今时代,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对人们的思想情绪和价值取向有着广泛的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又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表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搞好新闻宣传,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文化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必须始终坚持党和政府对媒体的领导。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应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要大力宣传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力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和生动实践;大力宣传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各个地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切实搞好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要加强对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宣传和小报小刊的管理,绝不给错误的东西提供传播的渠道,绝不让低俗之风蔓延滋长。牢牢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构建首都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条件。舆论引导不和谐,不时出现“噪音”、“杂音”,甚至误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也就难以和谐。三、促进文艺繁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一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情趣,第2页共5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甚至可以影响一代人、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