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摘要:关键词:一、前言(一)研究背景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之一。“加入WTO,受冲击最大的是政府”。为适应WT0的规则,我国进一步深化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的体制改革。2005年,在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2006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服务型政府,要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乡镇政府现有的运行模式已经与新时期农村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转型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都引起了农村环境的巨大变化,乡镇政府进行服务化转型,从而不断获得合理性和合法性资源,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因此,在十八大召开以后的新形势下探讨乡镇政府的转型,从服务型政府视角重新界定乡镇机构职能,并提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显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分析当前乡镇政府职能的特点及现状,提出本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调查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出现的问题,分析得出导致目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出现问题的因素,找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实施过程中阻碍或者影响服务型政府发挥其功能的因素加以补救,希望促进山东省地区乃至全国和谐社会建设、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发展方式、方法提供借鉴。(一)理论价值: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初步揭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丰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理论,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拓展研究思路、方法。(二)现实意义:目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尚未普遍引起高度重视,缺乏系统的利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为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可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乡镇政府是国家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政府效率的高低、工作人员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的执行,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生活幸福。因此,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研究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服务型政府的相关研究燕继荣(2009)在《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近十年来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一文中,对服务型政府研究进行理论概括,从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演绎、服务型政府提出的背景、服务型政府与政府改革的关系、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六个方面——梳理总结了学界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进展。对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全面的参考。姜晓萍(2007)《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的研究中,提出了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对公民参与的认识误区与现实困境制约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持续发展。作者认为认清公民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角色,塑造积极的公民精神,提升参与能力;明确政府在推进公民参与中的责任,构建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民参与机制,提高公民参与的有效性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途径。郁建兴,高翔(2012)在《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一文中,讲到服务型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文章指出近十年来,通过确立服务型政府基本理念、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措施,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依然存在做多问题职责分工不合理、社会政策体系整体规划缺失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完善等,这些研究都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