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人才战略发展规划(2004-20XX)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保证佳木斯大学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根据《佳木斯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制订本规划。一、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一)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开发人才资源,使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在学校改革与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得到改善。到2004年8月,学校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212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22%;专兼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员比例逐年提高;管理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低年龄结构正在形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才环境逐步优化。(二)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宏伟目标,促进学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人才是关键。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人才强校之路,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增强学校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三)我校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主要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1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学术水平与全国重点高校相比差距较大,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还需提高;人才环境有待优化,队伍稳定工作还很艰巨。必须把人才工作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下大力气、动真功夫,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二、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总体目标(四)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第1页共20页观、人才观和政绩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骨干梯队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学历层次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重点,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着力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党政人才三支队伍,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五)2005-20XX年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从学校未来发展和人才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人才的学历、知识结构,重点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2、坚持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开发国际、国内和校内三个人才市场,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2节,着力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党政人才三支队伍。3、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采取引进与培养并重、学科带头人选拔与普遍提高并重,推进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创新。4、坚持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把人才队伍建设与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国家与省级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实现设岗、选人和做事的有机统一,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六)2005-20XX年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施“1812工程”,即: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使我校博士学位人才达到100名,遴选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作为优秀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批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思想活跃的创新团队;硕士研究生人才达到800名,作为学校教学科研骨干,使我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质的提高;培养、支持100名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教学名师队伍;安排专兼职教师2000人次的培训和提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使第2页共20页我校教师队伍的知识含量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七)加强教师培训与提高工作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05-20XX年,学校每年重点支持20名以上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支持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