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为了满足社会上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本文从电子商务的社会需求出发,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立足市场需求,概括出以技能培养为基础、以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及发展方向。关键词:电子商务;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前言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总体设计方案,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业和进程。本文写了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并且对构建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出推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策略。1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1.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向要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要求1996年10月20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职院校的性质:“高等职业教育是属于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培养方案是依据社会需求,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设计的。其培养途径强调学校与用人部门相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培养形式要求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比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应以应用为主旨构建其课程体系,“”体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办学特征,电子商务专业亦当如此。1.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要符合电子商务内涵的要求电子商务是一种以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持的商务活动。其本质内涵是信息数据化的商务活动,而这一活动的组成要素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的互动构成了电子商务活动的内核。内核是事物的本质,而本质的认识及其功能开发又依赖于丰富的领域应用和外延的拓展。由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是以反映和揭示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互动规律与运行的课程体系,其课程内容应当较好反映电子商务的性质、构成要素、电子商务活动的支撑体系的要求。1.3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实用性要从社会需求上把握目前从人才需求上看,电子商务活动大体上需要三个层次的人才:技术型操作人才、商务型实务人才和战略型管理人才,这三个层次的人才从事的具体岗位和岗位群有:电子商务业务员、网络广告业务员、网站管理维护员、网站产品管理员、信息采编员和网页设计员,其中战略型管理人才一般需要电子商务专业或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就业后,在企业中经过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再培训才能满足需求,而目前高职教育还没考虑到该层次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术操作和商务型实务两种应用型人才,这两类人才从课程科目的设定上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对技术型操作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技术来实现对电子商务活动的有效支持的能力,因此课程开设应该偏重于工科方面的课程的开设,比如网络建设、系统管理、主页制作、程序开发和现代商务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开设,而商务型实务人才,主要是培养学生能从商务角度实现对电子商务活动的有效支持,所以开设的课程主要偏重于文科方面的课程的开设,比如网络经济学、商务英语、网络营销、金融与电子支付、电子商务法律与安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而技术方面的课程主要开设一些必要的辅助课程。2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多数院校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式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并且按照网络贸易和网站建设维护等两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据调查研究,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基于商务运营和网络技术服务两大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确定了28个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形成了14门学习领域课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