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流重组政府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詹姆斯·迈天—“计算机辅助设计之父”—在《cybercorp生存之路》中引入了计算机化企业这一概念,认为计算机化空间带来的全球化影响、全新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机制和行为,每一位经营者都需要考虑“计算机化企业”。在全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和复杂软件时代时,现代企业的控制和通信机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的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与其他企业连接。它们能在世界范围进行虚拟运作,能够不断地、快速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它们可以变得像是一个生物有机体,有一个发达的“神经系统”延伸到每一个雇员的办公桌上。把这种人与计算机构成的有机体称为“计算机控制下的企业”,简称为“计算机化企业”。计算机化企业是按照控制论原则设计的企业;为计算机化空间时代而优化的企业;始终保持警觉,能够对环境变化、竞争、消费者需求作出即时反应的计算机管制下的企业;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进行虚拟运作或灵活地与其他企业的能力进行连接,是一种为适应快速变化而设计的、能够学习、进化、自我快速改变的企业。技术的进步使计算机化企业有了可能,而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时刻保持警戒,成为反应最快、效率最高、有遍布全球的神经网络的捕食者,以捕猎到尽可能多的顾客的需要。计算机化企业呼唤计算机化政府我们的政府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行政隶属关系,该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和计算机化空间呢。在市场经济下,几乎所有的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都面临生存的压力,而政府部门是国家的职能权力机构,是必须存在的实体,没有生存的压力。或许它不需要直面激烈的竞争,但是,整个市场经济的流通、消费、生产都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当丛林中的捕食者正“全副计算机化”地处于高度灵敏的警戒状态时,它要求尽可能快地根据市场调整自身。如果作为管理者和调控者的政府反应滞后,无法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或政策法规,对暴露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那么必将严重阻滞企业的调整。第1页共5页目前,全球化的计算机化空间更是将市场竞争波及整个世界范围,我们的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同类企业的竞争,更要迎战国外同类企业。想要得到最大赢利的企业都必须加入计算机化的行列,不管它们是在先进发达的国家还是处于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将是同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尤其是我国正要加入wto。因此企业必须经过精心设计,能始终保持对环境变化、竞争、消费者需求作出及时反应的警戒状态。一旦发生变化,立刻做出相应反应、快速改变。这势必要求我们的政府机构也要尽快计算机化,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增强我国在计算机化空间中的国际竞争优势。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容易掉进信息技术的“黑洞”,即投入很多而收效甚微。现在,许多政府机构已着手进行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为避免技术“黑洞”,他们应注意以下问题。1.传统的政府业务流程的分散性和复杂性抽象地说,政府机构的业务一般可分解为由基层工作中采集业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决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最后反馈到基层采取行动措施等几个流程。由于以前的技术不能实现整个业务条线的联网,整个业务数据流不得不按地理位置和人力分配被打碎至多个部门,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出现了交接环节。整个数据流无人全程掌控,增加了了解的复杂程度。众所周知,一旦接手政府项目,开始几个月大量的人力和精力都必须花在需求调研上。2.先进的技术要去适应落后的手工处理方式信息化建设时,原有的手工业务处理模式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流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习惯的做法经常是计算机处理方式要沿用旧的或现成的方式做事。要改变各部门原有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组织各部门间协同工作,阻力重重。3.业务人员的计算机素质与信息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一定的教育模式会培育一定的思维方式。大多没有经过编程技巧训练的业务人员对一种经过抽象出来的计算机所能处理的流程不能深刻理解,因此总是用手工操作的思路来套计算机第2页共5页的工作方式。同样,信息技术人员一般担当的责任是维护网络和硬件、开发应用系统、人员计算机应用培训等工作,不会深入了解业务情况。信息化建设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