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6页上海市杨浦区商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总则1.规划范围和期限1.1规划范围杨浦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东北部,是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区域东面、南面直临黄浦江,岸线长15.5公里,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西面以大连路、大连西路、密云路、逸仙路与虹口区相邻;北面以原江湾机场与宝山区接壤。地域总面积60.6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5.5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08平方公里。杨浦区行政区划分为11个街道1个镇,即定海、大桥、平凉、江浦、四平、控江、长白、延吉、殷行、五角场、新江湾城街道,以及五角场镇。2003年杨浦区总户籍人口108.17万,全区人口密度17847人/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为124万人,外来人口20.34万人。1.2规划目的①统一认识、统一规划。②明确商业发展目标和战略。③明确商业发展空间布局导向。④明确有效推进的政策和措施。第2页共66页第1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6页1.3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规划时序分为两个阶段:2006年-2007年,形态建设、结构调整阶段;2008年-2010年,功能形成、完善提升阶段。2.规划内容界定(1)本规划界定的商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杨浦区总体发展目标和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用现代新业态、新服务和新技术改造传统商业,形成若干核心服务行业主导的现代商贸服务产业群。核心行业:零售业、批发贸易业(含电子商务)、餐饮业、生活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相关行业:旅游、休闲、文化、体育等服务业。现代商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居民安居乐业、产业联动发展、体现地域风貌和城市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2)本规划界定的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就业容量大,投入产出效益好,能充分体现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具有地域特色和较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本规划界定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新一轮发展的有效载体,指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集中,商务、生态和人文环境协调,具有较强吸引国内外现代服务企业集第3页共66页第2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6页聚的区域。加快建设现代服务集聚区,是杨浦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亮点,也是杨浦区打造“知识杨浦”、全面建设“安居乐业”现代化新型城区的核心内容。3.规划依据和原则3.1规划依据①《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②《上海市商业发展行动方案》(上海市经委2004年10月颁布)③《杨浦区城区总体规划(2000年—2020年)》④《杨浦知识创新区发展规划纲要》3.2规划原则①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规划理念、设计、功能、设施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体现一切为人服务的根本宗旨,力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人本化。同时追求社会功能、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内在和谐,平衡区域生态、生活、生产综合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②集聚发展原则充分关注产业联动和功能集聚发展,通过商业与商务相集聚,商业与文化、生态等相融合,形成规模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地域总体吸纳和辐射能力,促进城市综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发展。第4页共66页第3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66页③等级网络体系原则划分若干等级商业,提供不同辐射范围和服务功能,体现不同土地级差和不同互补功能,形成完整的商业网络体系。④繁荣繁华与便民利民的原则注重中心城区之间的功能分工和合理布局,既体现城市繁荣繁华的形象,又体现便民利民的本质,为居民购物和消费提供便利。⑤体现特色原则因地制宜,发挥本区优势和特色,与上海市区其他区域以及江浙两省周边区域形成差异化互补发展。3.3参考文献①《“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知识创新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②五角场开发建设抓高端研讨会专家发言摘编③新江湾城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方案④《上海市电子商务调查研究报告》和《上海钢铁交易网规划报告》⑤杨浦区统计资料汇编和杨浦区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