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在企业财务监控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一、绪论1.1研究背景财务监控与管理虽然初始于企业内部控制,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但是它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很强的依附性。新的世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已然是一个以国际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其重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必然会引起财务监控实务发生变化,从而最终导致财务监控研究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方法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向跨行业、跨地区的跨国公司和多元化经营发展,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也更加复杂。企业日渐呈现分级授权管理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原代理人内部又出现新的委托人和新的代理人,从而形成多层次、复杂化的委托代理链条。在企业这种多层次、复杂化的委托代理链条中,企业管理当局与其下属、高级管理人员之间、高级管理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与一般人员之间存在固有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是不容忽视的,否则,各种非合意的财务行为必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战略目标,动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机制,促使全体员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核心任务。从理论研究的成果可知,健全的财务监控可以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防范非合意的财务行为,确保企业遵循战略规划,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任何企业监控政策或制度的良好与否都离不开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客观存在。好的企业政策制度,能有效协调和激励合意的行动,约束和惩罚非合意的行为,从而带来良好的企业绩效。差的企业政策制度,则产生相反的结果。因此,我们要设计前者,防范后者。企业政策制度的好差必然与现代企业制度安排有很大关联。企业制度的安排和企业所处的环境共同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企业战略必然要随之发生相应的调整。战略的调整,可能会使原本可以带来良好企业绩效的政策制度不能有效地协调和激励合意的行为,约束和惩罚非合意的行为,从而成为企业绩效提高的障碍。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对企业政策制度的基本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的评估和反馈,以确保企业政策制度的有效性。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财务监控还是不够完善的,主要体现在重定性分析而轻定量考核,重财务目标而轻非财务目标,重内部评价而轻外部反馈,重短期实现而轻长期战略,重静态能力分析而轻动态成长激励,这些都是企业财务监控不能很好遵循企业战略的后果,严重伤害了企业价值的实现。1.2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管理方式的改变,我国目前企业面对的经营环境在不断变化,因此,财务监控与管理的思维方式也要随之变化。企业不应该继续把财务监控局限于一个仅仅涉及财务的狭小范畴,而应该以横向、开放的思维方式,使其成为全面的财务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确保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活动合意性和企业战略规划遵循性,才能使企业对战略、计划、组织、领导、研发、生产、销售、质量、价格、产量、服务、人力、能源和环境等进行整体考虑,认识到现代企业财务监控的广泛性,树立全面的财务监控意识,最终形成企业的一种管理哲学因此,企业在实施财务监控时至少应在监控内容与方式、监控过程、监控执行者三方面强调全面性。首先,要做到内容与方式上的全面性。不仅要着眼于企业财务的监控,更要注重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财务监控。同时,还要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各种专业技术、数理统计方法、财务成本分析等。其次,要做到全过程控制。要把财务监控作为核心贯穿到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中,即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生产控制、仓储销售一直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财务监控,不但要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且要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服务,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平衡计分卡作为目前在国内外运用较为广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的企业管理工具,通过将其运用于企业的财务监控与管理中能够使公司的财务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