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一中药鉴定技术【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明确中药鉴别的意义、依据、内容、方法;掌握中药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和品质优良度评价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独立分析解决中药真伪优劣鉴别问题的能力。【实训意义】当前,国内中药材市场不慎规范,市场上伪劣产品经常碰到,设计此实训项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中药材鉴别技术,做到更好的选择和应用中药,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用药。【实训设计】利用药圃常见中药的药用植物,进行中药基源鉴定实训;利用中药蜡叶标本室、饮片标本室、浸渍标本室标本进行中药性状鉴定实训;在实验室开展中药显微和理化鉴定。选择典型的、常见的药用植物分类特征、性状特征进行基源和性状鉴别,选择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透化片制作、显色反应、微量升华、荧光法和薄层色谱法进行实训示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训锻炼和辨识;根据实训过程,进行总结讨论。【实训内容】常见中药的基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实训组织】(一)班级进行分组,每个实训小组3名学生;(二)每4个实训小组由一名专业教师或实训教师(兼职教师)进行指导。【实训准备】(一)实训材料开放药圃、中药蜡叶标本室、饮片标本室、浸渍标本室(二)实训器材中药标本各类鉴定器具及仪器设备。【过程步骤】(一)教师讲解中药鉴定的意义、依据和方法。(二)教师示范中药鉴定中过程。(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进行中药四大鉴定实训。(四)总结实训过程,分析讨论。【关键技术】(一)中药鉴定依据《中国兽药典》、《中国药典》的使用;(二)中药基源鉴定中植物分类的主要方法;(三)中药性状鉴定的内容和方法;(四)中药显微鉴定的内容和显微制片方法;(五)中药理化鉴定的分类和常用理化鉴定方法的规范操作。【考核方式】现场进行中药鉴别实训锻炼;给出中药个例,让学生根据《中国药典》、《中国兽药典》的记载内容进行鉴定;考核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判定的准确性。【考核要点】(一)《中国兽药典》、《中国药典》的使用方法;(二)显微鉴定的制片方法,形状鉴定的方法步骤;(三)常用理化鉴定的操作规范化。【注意事项】进行中药真伪鉴别、纯度判定、品质优良度评价必须严格按照药品标准的规定进行【问题讨论】(一)中药显微鉴别适合于哪些药物?透化片、清装片、解离片、表面制片等显微制片方法如何选择?(二)理化鉴别中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什么?附:相关理论第一中药材检定通则药材的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等项目,检定时应注意以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一、取样应按“药材取样法”的规定进行。二、为了正确检定药材,必要时可用符合药典规定的相应药材的标本做对照。三、供检定的药材如已切碎,除“性状”项已不完全相同外,其他各项应符合规定。四、“性状”系指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包括折断面和切断面)特征及气味等。1.形状是指干燥药材的形态。观察是一般不需处理,如观察很皱缩的全草、叶或花类,可先浸湿使变软,展平。观察某些果实、种子时,如有必要可浸软后,取下果皮或种皮,以观察内部特征。2.大小之药材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度。一般应测量较多的供试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测量时可用毫米刻度尺。对细小的种子,可放在有毫米方格的纸上,每10粒种子紧密排列以行,测量后求平均值。3.药材的色泽,一般应在日光下观察。如用两种颜色符合描述色泽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4.观察表面特征、质地和断面时,供试品一般不做预处理。如折断面易观察到纹理,可削平后进行观察。5.检查气味时,可直接嗅闻,或在折断、破碎或揉搓是进行。必要时可用热水浸润后检查。6.检查味感时,可取少量直接口尝,或加开水浸泡后尝浸出液。有毒的药材如需尝味时,应注意防止中毒。五、“鉴别”系指捡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1.经验鉴别系指用简便易行的传统方法观察颜色变化、沉浮情况以及爆鸣、色焰等特征。2.显微鉴别系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对药材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