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4嘉兴市农业地方标准DB3304/T008.2—2007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22007-01-15发布2007-02-01实施嘉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代替并废止DB3304/T008.2-2000《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在参照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91.2-2000《无公害蔬菜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市蔬菜生产现状,对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条件以及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农业防治、农业生态措施、农药使用、肥料使用作了具体规定。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定义范围扩大到13项;——新增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准则;——有害生物治理更加注重生物物理防治方法;——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品种增加到55个,新增的农药品种在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有规定。本系列标准还包括DB3304/T008.1-2006《无公害蔬菜》、DB3304/T008.3-2006《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标准》。本标准中的附录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嘉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嘉兴市农业经济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嘉兴市食品开发办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凌明华、蔡惠兵。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l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蔬菜生产的基本条件、农药和肥料的使用要求以及生产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嘉兴市范围内无公害蔬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172城市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42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质控制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T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GBl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DB33/T291.2-2000无公害蔬菜第2部分:生产技术规程DB3304/T008.1无公害蔬菜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述定义3.1无公害蔬菜:指栽培在水、气、土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环境中,不使用禁用农药,农药残留及其他有害物质符合标准限量范围内的新鲜商品蔬菜。3.2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作物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制剂。3.3安全间隔期:指在作物上最后一次使用农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农药则单独计)至采收可安全食用所需间隔的天数。3.4农药残留:指在使用化学农药后,在蔬菜中的农药残余(包括农药亲体及其有毒代谢物)。3.5污染源:指产生固体、液体、气体的有毒物质,污染空气、水源(含地下水)、土壤的所有来源。3.6农业防治:指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技术,有目的地对作物生态系统加以调整,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杂草大量繁殖的条件,从而减免或减轻病虫杂草危害的防治方法。3.7轮作:指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地块上不同作物种类按预定要求轮换种植的耕作制度。3.8化学防治:指利用化学农药通过喷雾、浇灌、喷粉、烟熏等途径控制害虫、病原微生物、杂草以及其它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3.9物理防治:通过驱避、诱杀、防虫网覆盖等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如银色薄膜有驱蚜作用,黄色有诱蚜作用,黑光灯等可诱杀一些成虫,特别是目前生产的频振式光波杀虫灯效果较好,生产上可以利用这些措施进行虫害的防治。3.10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主要应用了天然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能够有效地抑制病原菌和害虫的活动这一机理,在实现减轻病虫害危害的同时,又克服了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和杀菌剂给蔬菜产品和环境带来的公害污染。常用的生物制剂和生物防治的方法主要有:植物提取液、昆虫激素、利用害虫的天敌、微生物制剂等。3.11农家有机肥: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杆、植株体及人、动物粪便铺填物等有机肥料。3.12基肥:基肥是指在作物播种前或定植前施入田间的肥料,一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