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分题材突破训练试题VIP免费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分题材突破训练试题_第1页
1/8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分题材突破训练试题_第2页
2/8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分题材突破训练试题_第3页
3/8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分题材突破训练一、山水田园诗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开头两句有哪些作用?请说说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晨兴”是什么意思?三、四两句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点明诗题“归园田居”,表达诗人心忧田亩的心情,引出下面诗人劳作田间的描写和感慨。(2)清晨起床。表现了躬耕田园、辛劳而满足的诗人形象。2.(2014·天津)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花瓣飘落、柳絮飘飞、春风将尽、子规啼叫。(2)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3)《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要抓住诗中表现“暮春”的意象来分析。“芳事阑珊”“落花”,表明花儿开始凋谢,是暮春;“三月”,暮春时间;“柳绵飘白”,“柳绵”即柳絮,春末特有景物;“东风”即春风,东风已老,可见是暮春时节;“子规”即杜鹃,它会在春末啼叫着“不如归去”。(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是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只是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抓住两首诗的意象特点,就能把握其感情异同。《暮春》写了落花、柳绵、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因暮春引发的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写诗人缓步春山,看到莺、燕各自轻盈飞翔,桃花凋谢涧水香,描绘了一幅幽美静谧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愉悦闲适之情。二、边塞军旅诗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李白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①。将军分虎竹②,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注①汉家:唐代诗人常常借汉喻唐。②虎竹:古代授予将帅兵权,以兵符为凭信。兵符有铜虎符和竹使符,就是诗中所说的“虎竹”。(1)请赏析颈联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边月”“胡霜”“弓”和“剑”,这些实景、实物,交代了时令(秋天月夜)、地点(边塞)、人物(戎装的战士);用“随”和“拂”把景物连结起来,又逼真地表现了在边地凄清寒冷的环境中行军的情状;以“月”和“弓”、“霜”和“剑”互为比喻,增添了诗的意趣。(2)赞叹为国杀敌的积极精神以及对将士妻子的劝慰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1)“红旗直上天山雪”中的“直上”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直上”二字是动态描写。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直上”二字使整幅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从这“直上”二字中溢出。(2)一、二两句写行军的环境极为恶劣:天山脚下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分题材突破训练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