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第五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限时精练(一)(含解析)试题VIP免费

高考语文第五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限时精练(一)(含解析)试题_第1页
1/3
高考语文第五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限时精练(一)(含解析)试题_第2页
2/3
高考语文第五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限时精练(一)(含解析)试题_第3页
3/3
限时精练(一)(用时:30分钟分值:3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宿淮浦忆司空文明①李端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②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惟有一登楼。注①大历末年,李端由校书郎出为杭州司马,司空曙(字文明)等友人仍留在长安,这首诗大约作于李端到杭州赴任途中。②秦地:指唐京城长安。1.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_____,尾联的________________与之相呼应。(2分)2.此诗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试作具体分析。(6分)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赵佶①裁剪冰绡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③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④梦也新来不做。注①赵佶:宋徽宗,因荒淫失国,在公元1127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囚禁至死。在北行途中,忽见如火的杏花,不禁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词。②冰绡:洁白的绸。③凭寄:凭谁传递。④和:连。3.下片中“知他故宫何处”一句写词人回首南望,却看不到故国。请写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与之意义相近的一句。(2分)答:4.上片描写杏花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答: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民夫[宋]宋伯仁阃帅①差夫欲太平,浚河才了又修城。挑泥锹②无休日,失业③妻儿有叹声。两个布衫寒透骨,半盂蒸饭冷无羹。何时一统山河了,只向春田带雨耕。注①阃帅:掌握军权的统帅。②锹:铲子和大锄头。③失业:荒废了农田耕作。5.这首诗前三联________,尾联抒情。语言朴实,以______的口吻来写,真切感人。(2分)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四、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水龙吟·落叶[宋]王沂孙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厓半没①,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②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③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注①重厓半没:写山中落叶堆积,万木凋零的情状。②题红:《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于应试之岁,偶而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得一遣放宫女,正是题诗之人。③螀(jiānɡ):蝉。7.“萧萧渐积”一句化用了杜甫《________》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2分)8.赏析下片虚实结合的手法。(6分)答:答案精析1.愁心别恨2.颔联上句写梦境。诗人离开长安,心有不舍,故人已远,只有在梦中相见,属虚写。下句写实景。“楚天”点明地点,“凉雨”点明时节,“孤舟”是诗人所居,描绘出眼前的现实图景,属实写。虚实结合,描绘出孤舟夜雨中,诗人独宿怀人,悲秋伤别的凄凉情景。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1)运用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的手法。上片前三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杏花的形态和色泽;“艳溢香融”则从嗅觉的角度写杏花的芬芳。(2)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新样靓妆”等将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3)运用衬托的手法。“羞杀蕊珠宫女”是说连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看见杏花都要自愧不如,衬托了杏花之美。5.叙事农夫6.(1)对复国无功、扰民无休、无视民间疾苦的戍边将领的批判。(2)对饥寒交迫、劳役繁重的百姓的同情。(3)对天下太平、生活安定的渴望。7.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8.下片首句借用红叶题诗的故事,暗示故宫冷落;尾句问而不答,留下“空白”,给读者以想象,皆为虚写。中间部分实写寒蝉凄切哀鸣、飞鸿欲过身影、乱影翻窗等凄凉景色,衬托了词人身处乱世的抑郁和凄凉。虚实结合,以个人离愁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第五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限时精练(一)(含解析)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