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金融支持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摘要:使农民收入得到提高,是与我国社会新农村建设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密切相关.我们要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文章通过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农民的收入特点,从而深化的了解金融支持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利用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得到的观点,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加以整理,进而掌握它的动态,最终可以提出有利于金融进一步支持农民增收的建议。关键字:金融农民收入文献目录一、我国国情…………………………………………………………………………3二、清水河县农民收入现状及特点…………………………………………………3(一)清水河县现状…………………………………………………………………3(二)清水河县农民收入特点………………………………………………………4三、农业金融的概念…………………………………………………………………5四、农民收入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5五、金融支持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5六、结论与政策建议…………………………………………………………………6(一)结论……………………………………………………………………………6(二)政策建议………………………………………………………………………7七、参考文献…………………………………………………………………………8一、我国的国情这几年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了一个瓶颈时期,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日趋缓慢,农村无法完成小康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人均纯收入低。据调查显示就全国而言,从2009年到2013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幅度连续4年中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年均增长4%,与城镇居民相比还不到他们的一半,在我国,农民的人口占全社会的62%,而收入却只占全国总收入不足20%。当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导致了资金不足、贷款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阻碍农民增加收入的的关键所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了要在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切实需要的基础上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因此,我们在对清水河县农村的金融业支持农民增收的实际状况进行专门的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规划从而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二、清水河县农民收入现状及特点(一)清水河县的现状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省会呼和浩特市南部清水河县,在东南方向衔接山西省朔州市、偏关县,在西面隔黄河与准格尔旗为邻,在北边则是林县、托克托县。109、209两条国道各从县城的东西方、南北方贯穿,还有贯穿西北准大电气化铁路,交通比较便利清水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它的历史悠久甚至在在六千多年前新石器的时候就有人类在这个地方生活。到了战争年代,1万余人响应号召参加革命,后来有700多人牺牲在这片入地上。以前是属与乌兰察布盟的辖区,在1995年的时候划到了呼和浩特市旗下。全县占地2859平方公里,拥有3乡3镇共计102个行政村和780个自然村,拥有14.4万人的人口,在这其中农民有12.2万人,蒙、回、满等11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居住在这里。清水河县处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山区,地势崎岖,山沟交错,梁峁相连,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全县雨水偏少导致地表水不足,同时地下水也很少,经常出现干旱的情况,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人畜的饮用水。清水河县的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7.1℃在,全年中有135天的无霜期,全年年降水量400毫米,比较2570毫米的蒸发量,它属于典型的旱作雨养区。尽管清水河县降雨很少,土地基础不好但是它的资源丰富,物产多样。首先清水河县的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很多、质量也高、开采业比较方便,它拥有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高岭土、煤、铁石、铝土等30多种矿产,而且这些矿产的数量很多,比如石灰岩有30亿吨,耐火粘土6亿吨,白云岩10亿吨,高岭土3亿吨,开发前景很让人看好。其次它的地上资源。虽然干旱,但是林木保存面积132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30.8%,柠条、沙棘、桃、李、杏等是这里的主要植物,这里最著名也很受欢迎的就是海红果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