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第三期金融危机与应对上的发言这次集中两周的时间,参加了“金融危机与应对”专题进修班的学习,我觉得受益匪浅。进修班的课程设置,从讲述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到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客观影响、宏观趋势,从讲述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财政货币政策走向、资本市场构建、相关法制建设,到探讨*未来应对策略、制度创新、开放模式、战略重点以及组织保证、队伍建设。我个人感到,接受了不少新知识、新信息,了解了许多新情况,新思路,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思考,受到了启发,也确立了理念,找到了差距。金融危机与应对是个大话题,是篇大文章,对*的现实影响和深远冲击,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对*的跨越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有人说,“金融危机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可见,它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是近乎全覆盖的。所以,我实在难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说清这样的大问题。作为一个来自XX县区的学员,我觉得更为关键的,是要通过这样的学习,结合区情,开阔视野,开阔胸襟,拓展思考,拓展思路。刚才,各位领导的精彩发言,我深受启发,一定要好好地领会。在这里,我想结合两周来的学习,谈点自己的体会。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在学习中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认为,总的来说,金融危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机遇,是如何在破中求立的机遇,是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新优势的机遇,是如何在逆水行舟中快速超越的机遇。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挑战,既有保增长促转型,保民生促和谐,保稳定促文明的挑战,也有能不能把握住机遇、发挥好优势的挑战,还有是否有能力把握住机遇的挑战。这对干部队伍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是个考验。所以,这次学习,对我触动很大。一言以蔽之,素质与能力才是应对挑战之本。为此,我的体会是迫切需要做到“两个提升”,一是要提升素养,二是要提升能力。首先,讲提升素养的问题。第1页共4页一是要提升善于学习的素养。学习是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我们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时代。学习就是进入这个新时代的门票。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全党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应该是我们个人的不懈追求。作为在*这样重要城市的中心XX县区工作的同志,必须要有前瞻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全新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学习中换脑筋,在学习中求开拓,在学习中会借鉴,在学习中确立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二是要提升乐于思考的素养。玉不琢不成器,学不思难变通。“琢”的过程与“思”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磨完善的过程,就是形成真知灼见的过程,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要通过学习调研来激荡思考,而不是替代思考,通过借鉴参考来充实思考,而不是放弃思考。象*这样的中心XX县区,发展、稳定、民生等诸多问题,要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思考,换位思考,前瞻思考,多元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思考为理论联系实际插上翅膀,让思考为借鉴他山之石画龙点睛,让思考为“首善之区”建设创造辉煌。三是要提升敢于创新的素养。创新是*跨越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危机和挑战,我们是坐视别人超越,还是积极主动的去超越别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今年,*提出要建设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总部云集的核心区、国际合作的先行区、环境优美的宜居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和谐区。这是一种发展定位的创新。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创造奇迹的雄心,去创新理念,要有超越平庸的责任,去创新发展,要有敢争一流的信念,去创新和谐,让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四是要提升安于实干的素养。“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重实干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基本政治品格,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重要的人生追求。面对*新形势下发展的新要求,就是要咬定目标实干,抢抓机遇实干,创造条件实干,只有苦干巧干加实干,才能迎接挑战,克服危机,实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