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观”讨论发言稿两篇三问三观讨论发言稿两篇篇一:开展围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群众观、权力观、事业观(三问三观)主题开展学习讨论,目的是要在各项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如何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特别是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实践中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我们当前工作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一、我是谁是一个身份和角色认知的问题,只有首先弄清和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正确把握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正确定位自己,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为了谁是一个工作目标的方向问题,是检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的核心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找准目标方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依靠谁是一个工作力量的源泉问题,是考察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要找到力量根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三观关键也是要落实在工作学习上。群众观就是想问题、做工作要从群众出发;权力观就是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所用;事业观就是党员干部想干事业,为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有业绩感,有经得起群众检验、实践检验的业绩。三观互相联系、互为一体,群众观是前提、权力观是基础、事业观是关键。三问三观是一个统一体,相辅相成,只有真正把三问搞清楚,才能树立好三观。作为我们党员干部来说,不但要在理论上回答好三问三观,而且要在实践上把握好三问三观,时时处处警醒自己,时时处处摆正位置,时时处处造福百姓,力争在工作实践中得到百姓的认可。三、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是要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着力在增强群众意识、树立群众观点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为百姓代言、为百姓谋利。二是要着力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上下功夫。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第1页共4页群众,工作主体在基层。如何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关键是要多为百姓办实事。三是要按照一切为了群众的原则,设定我们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法,贴近群众、了解群众,把群众的需求和愿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注重带着课题下基层,注重带着任务下基层,广泛征求百姓意见,要接地气、问民生,切实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不论做何种工作,都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事创业,都是必须做好的光荣事业,都要真正把精力和才干集中和用在所干的每一件工作上。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刻进行三观对照检查,从而进一步端正认识,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努力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期盼。篇二: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要求,结合实际,谈一下我对三问四观的认识和理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问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只有认识好、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群众观,自己的人生之路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才能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一、弄清我是谁,这是立场问题我认为,我是谁是一个身份和角色认知的问题,更是一个立场问题。弄清我是谁,就是要正确定位自己,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这样才能正确对待组织和人民的培养,为群众多做实事、为社会多作贡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一名公务员人民公仆,在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过程当中,要自觉地对比党和人民的要求找差距、定目标,不断提升人生境地,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人民的公仆,工作不忘宗旨、服务不移公仆之心。习总书记的**讲话明确指出:首先要从思想上真第2页共4页正明白自己的公仆身份,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站稳群众态度,促进同群众的感情,克服一切脱离群众、违反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私心杂念。作为街道的主要负责人,就是要牢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