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规范练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规范练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1/1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规范练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2/1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规范练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3/10
课时规范练12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题。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A.高温变质B.侵入冷凝C.高压成岩D.喷出冷却2.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答案1.B2.D解析第1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软流层的岩浆上升侵入岩石圈内部,缓慢冷却凝固而成。第2题,题目文字材料和图示显示,岩石表面温度一开始较岩石内部略高,但随之就迅速降低,而岩石内部则降幅缓慢。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外界温度变化可能使岩石表面和内部膨胀和收缩幅度产生差异,从而导致岩石破碎,这属于物理风化作用。故D项正确。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埋深3~10千米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A.①、乙B.②、丙C.③、沉积岩D.④、甲4.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地壳的厚度较薄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玄武岩地层广布5.可燃冰多形成于()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答案3.A4.C5.B解析第3题,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属于岩浆岩。根据图中箭头指向,丙与沉积岩可相互转化,丙是变质岩。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甲是岩浆,经①冷却凝固作用,形成乙(岩浆岩)。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①、乙,A项对。第4题,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靠近板块交界地带,岩浆活动频繁,C项对。干热岩绝大部分为侵入岩,高海拔的高原不是主要成因,A项错。该地地壳的厚度较厚,B项错。玄武岩是喷出岩,不是干热岩的形成条件,D项错。第5题,可燃冰多形成于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的板块交界地带,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应是海沟附近的沉积岩,B项对,A项错。三角洲附近的浅海、高纬的较寒冷海域与板块构造无关,C、D两项错。(2018广东二模)甘肃省西部红柳峡位于酒西盆地西段,地表为砂岩夹泥岩层,岩层中间有粗玄岩(即颗粒较粗的玄武岩)、角岩、玄武岩等。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M周边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6.M椭圆形筒状高地属于()A.风力堆积地貌B.流水侵蚀地貌C.流水堆积地貌D.火山地貌7.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8.下列属于地质学家研究该区域地质地貌科学价值的是()A.探明该地区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B.探明该地区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C.推断该地区地质时期的地质构造演化D.通过粗玄岩中的生物化石证明海陆变迁答案6.D7.A8.C解析第6题,M地岩层中含有玄武岩,且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所以M地地貌应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第7题,读图可知,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西南方向,该方向放射状节理数量多且长,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第8题,无法通过图中信息判断该地为向斜还是背斜,所以不能探明地下淡水资源,A项错误;该地为火山地貌,不会有煤炭、油气资源,B项错误;根据该地的岩层类型,可以推断其地质时期的地质构造演化,故C项正确;粗玄岩为玄武岩,不含有化石,D项错误。(2018清华大学学术能力测试)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为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示意图。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的影响而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而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据此完成9~11题。9.河流流向为()A.自西向东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北向南10.甲坡泥沙堆积的原因为()A.水位低,流速慢,泥沙堆积B.上坡流速变慢,泥沙堆积C.地转偏向力导致泥沙堆积D.受惯性影响泥沙堆积11.沙波移动方向为()A.维持原地B.往复摆动C.向上游移动D.向下游移动答案9.D10.B11.C解析第9题,沙波北坡为迎水坡,流速减缓,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规范练1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