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严以律己,坚守做人底线”专题研讨发言提纲三严三实之严以律己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提纲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中指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手中握有权力和资源,就更要常怀律己之心,稳得住心神,守得住底线,如此才能经受住各种诱惑和风浪的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按照本次学习研讨的有关安排,下面结合我自身的学习情况,就“严于律己”这一方面与大家分享一点心得体会。一、坚决拥护党中央政策决定,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总书记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一些官员为官不为、肆意腐败的特定时期,提出了“三严三实”的科学论断,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宽泛的外延。作为领导干部,严以律己就是要将他律变为自律,变外在规范准则为内在价值追求,真正将提高自我要求融汇于内心,将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到实处,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如果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做到严以律己,那么必然会在生活上放纵自己,迷失方向,失去对党纪国法敬畏之心,视规则而不顾,就会胡作非为,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践踏法治、破坏党的团结、搞非组织政治活动,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是最鲜明的反面典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进一步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自觉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第1页共9页置,遵守党章、践行誓言,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加强从政道德和个人品行修养,慎独慎微、勤于自省,襟怀坦白、表里如一,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浩然正气。二、充分认识律己不严的表现和危害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工作力度,集中处理了以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为典型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对严肃党纲党纪、净化党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反面典型违法违纪的根本原因正是在于律己不严,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往往是一切腐败现象的源头,值得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总结反思。一是理想信念方面,主要表现为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理想信念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是总开关问题。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思想言行,一旦理想信念发生了转变,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就会失去自我约束,导致律己不严。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坚定的政治方向,就有了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守住这个本就守住了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阀门”。现在有的党员干部认为马列主义已经过时,对理想信念产生了疑惑、开始动摇,甚至蜕变。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之所以敢于无视党纪国法,究其根本原因也是这些人的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扭曲。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政治是虚的,理想是远的,权力是硬的,金钱是实的”,于是舍远求近,舍虚求实,行动上抛弃虚的,扔掉远的,抓住硬的,捞住实的,把挣钱图利作为终极目标,心无党纪,眼无国法。往往是能吃吃一点,能拿拿一点,能玩玩一点,极个别第2页共9页人利欲熏心,被金钱腐蚀了灵魂,为了挣钱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徐才厚等人买官卖官的恶劣行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