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基础题组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速铁路贵阳至昆明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沪昆高铁全线通车。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2019山东烟台期中)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A.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B.雪峰山脉,坡度大C.冰川广布,冻土深厚D.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答案C2.(2019山东烟台期中)下列著名旅游景点位于沪昆高铁沿线的是()A.桂林山水B.长江三峡C.都江堰水利工程D.雪峰山答案D甲、乙两城间的直线距离为590km,连接甲、乙两城的交通线路有三条。下图为甲、乙两城间三条交通线路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甲、乙两城间三条交通线路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3.(2019湖北八校二模)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B.公路、航空、河运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D.航空、高铁、村村通答案C线路M长度为622千米,沿线海拔基本没有变化;线路N长度为651千米,沿线海拔变化很小;即线路M、N具有距离近、线路平直的特点,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有可能是高铁、高速公路。线路P长度为899千米,长度较长且沿线海拔变化大,有可能是省道。4.(2019湖北八校二模)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长度最短。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运价最低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D.终点在乙城外32km答案B首先依据上题确定线路M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为高铁。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隧道较多。“红谷隧道”位于南昌市八一大桥与南昌大桥之间,是下穿赣江连接红谷滩区与老城区的过江通道,隧道采用沉管法。下图为“红谷隧道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5.红谷隧道沉管安装工作,原计划2015年5月份实施,后推迟到10月进行,推迟的原因是5月份()A.水位低B.气温高C.台风影响D.雨水较多答案D南昌属于季风气候区,5、6月份正好受雨带影响,降水较多,河水上涨给施工带来不便;10月降水相对较少,利于施工。6.过江通道采用隧道,与桥梁相比,隧道()A.建设成本低B.对水运影响小C.节约土地D.运行速度快答案B隧道与桥梁相比,没有桥墩,对水运影响小;但是建设成本高;土地存在于陆地地面上,隧道和桥梁都不能节约土地;隧道和桥梁运行速度差别不大。兰渝铁路北起兰州,南至重庆,2008年开工建设,2017年6月19日全线最后一处重难点工程——胡麻岭隧道胜利贯通,于2017年9月29日全线正式通车。20世纪50年代,我国铁道部曾组织专家对兰渝铁路四川广元至重庆段进行勘察选线,但实际上仅勘察了广元到南部县段就因故停止,并取消了兰渝铁路的建设计划。下图为兰渝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兰渝铁路线修建的最大自然障碍是()A.地势起伏较大B.全线高温多雨C.沿线河流纵横D.洪涝灾害频繁答案A图示兰渝铁路线穿越多条山脉而地势起伏较大,严重制约着铁路线的施工建设。8.20世纪50年代铁道部取消兰渝铁路勘察和建设计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自然环境恶劣B.经济技术落后C.城市密度较小D.区域落后闭塞答案B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需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和技术作为保证,而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而兰渝铁路沿线地形复杂,勘察和修建难度较大,故当时取消建设计划。提升题组自2003年第一条高铁开通以来,我国高铁建设发展迅速,到2014年全国高铁已基本形成四纵四横的网络架构。与此同时,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逐渐显现,特别是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2019山西太原模拟)大城市群内高铁的开通,有利于()A.提高城市的等级B.增大货物运输量C.推动产业同质化D.加快同城一体化进程答案D大城市群内高铁开通,会使城市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加快同城一体化进程,则D正确。都是大城市,其等级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则A错误;高铁主要以客运为主,则B错误;交通便捷,利于城市之间进行产业分工合作,即利于各城市之间发展不同的产业,则C错误。10.(2019山西太原模拟)研究发现,高铁沿线某些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缓慢,其解决对策是()A.出台人才保护政策,防止人才流失B.发挥优势,与大城市产业错位互补发展C.以农业为主导,形成区域优势产业D.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发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