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项训练(三)(时间:25分钟分值: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子Z的波长为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氢原子从n=3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波长大于656nmB.氢原子从n=3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照射某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若换用光子Z照射该金属表面时不一定有光电子逸出C.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用波长为633nm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答案:B解析:氢原子从n=3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的能量为12.09eV,大于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的能量1.89eV,根据ΔE=hcλ,可解得氢原子从n=3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应该小于656nm,故A错误;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n=3跃迁到n=1辐射光子的能量,则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故B正确;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2种谱线,故C错误;若要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所吸收的能量一定是波长为656nm对应的能量才可以,故D错误。2.法拉第电动机的改装电路如图甲所示,在圆形水银槽中心竖直固定着一条形磁铁,S极向上,一根金属杆斜插在水银中,金属杆的上端与固定在水银槽圆心正上方的铰链相连。在电路中A、B点间接入图乙所示交变电流时,电源、理想二极管、导线、金属杆、水银构成回路,电路安全且正常工作(不计金属杆在转动中水银阻力的影响及水银电阻的变化),则从上往下看,金属杆()A.逆时针匀速转动B.逆时针非匀速转动C.顺时针匀速转动D.顺时针非匀速转动答案:D解析:二极管单向导电,则有向上的电流通过金属杆,金属杆处在条形磁铁的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根据左手定则得知,安培力方向与金属杆垂直向外,使金属杆以条形磁铁为轴顺时针转动,由于电流大小周期性改变,所以安培力大小也改变,故金属杆非匀速转动,故D正确。3.月球探测器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可以简单分成四步,如图所示第一步将月球探测器发射至月球表面附近的环月圆轨道,第二步在环月轨道的A处进行变轨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第三步当接近地球表面附近时,又一次变轨,从B点进入绕地圆轨道Ⅲ,第四步再次变轨后降落至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月球探测器发射至轨道Ⅰ时所需的发射速度为7.9km/sB.月球探测器从环月轨道Ⅰ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需要加速C.月球探测器从A沿月地转移轨道Ⅱ到达B点的过程中其动能一直增加D.月球探测器在第四步变轨时需要加速答案:B解析: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比地球的要小,故A错误;月球探测器从轨道Ⅰ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是离心运动,所以需要加速,所以B正确;刚开始的时候月球对月球探测器的引力大于地球对月球探测器的引力,所以探测器动能要减小,之后当地球的引力大于月球的引力时,探测器的动能就开始增加,故C错误;月球探测器降落至地面的运动为近心运动,需要减速,故D错误。4.如图所示,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直导线MN垂直跨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电容器的电容为C,除电阻R外,导轨和导线的电阻均不计。现给导线MN一初速度,使导线MN向右运动,当电路稳定后,MN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时()A.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为零B.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BlvR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CBlvD.为保持MN匀速运动,需对其施加的拉力大小为B2l2vR答案:C解析:当导线MN匀速向右运动时,导线所受的合力为零,说明导线不受安培力,电路中电流为零,故电阻两端没有电压,此时导线MN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为E=BLv,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E=BLv,故A、B错误;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CU=CBLv,故C正确;因匀速运动后MN所受合力为0,而此时无电流,不受安培力,则无须拉力便可做匀速运动,故D错误。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2kg、倾角为θ=45°的斜面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斜面上叠放一质量为m1=1kg的光滑楔形物块,物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与斜面体一起恰好保持相对静止的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5√2NB.斜面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5m/s2C.水平恒力大小F=10ND.若水平作用力F作用到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