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广东文综)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下图)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下图)(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2)西宁市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答案(1)海拔高,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较大(2)地形河流(3)耕地:比重下降。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4)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业比重大。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解析第(1)题,西宁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同时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夜晚气温较低。第(2)题,西宁地处湟水谷地,城市形态受到地形和河流的影响呈条带状。第(3)题,由材料一可知:西宁市耕地比重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地生态退耕,以及其他建设占用耕地造成的;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第(4)题,由材料二可以看出,西宁市工业结构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主,其他产业比重较小。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工业,很容易造成当地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2.根据图文材料(左图为西马来西亚略图,右图为西马来西亚橡胶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西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带内不仅盛产橡胶和锡,还集中了马来西亚大部分城镇,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堪称国家之精华所在。(1)说出该地区中央山脉的走向。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分析锡矿产地现集聚于图中所示地带的原因。(2)判断该地区东、西两侧海岸,哪侧更有利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理由。(3)“胶锡地带”拥有橡胶生长的完美自然条件,据此判断橡胶的生长习性。指出中国海南岛橡胶种植区与之相比有何不利气象气候条件?答案(1)南北走向。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矿体经风化剥蚀,由河流冲刷携带至下游。在山麓地带,因坡度骤然变缓,水流携带能力减弱,锡矿因比重大较早沉积下来,而形成一批富集的矿区。(2)西侧海岸。理由:西侧海岸受两侧陆地阻挡,风力较小;(或东侧海岸冬半年受东北风影响大);西侧海岸线更为曲折;西海岸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货流量大;地处国际航运通道。(3)喜高温、高湿、静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海南岛:台风多发、热量不足。解析第(1)题,由“西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这句话可得出该地区中央山脉的走向应与锡矿带的分布基本一致,均为南北走向。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而后来逐渐聚集于山麓地带主要考虑外力作用对岩体的侵蚀搬运作用。第(2)题,港口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风力、海岸线曲折、水深)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和城市分布、地理位置条件等)。第(3)题,“胶锡地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风力较小,土壤肥沃,山麓地带排水良好,而我国海南橡胶种植区纬度相对较高,热量条件较“胶锡地带”差,并且海南岛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3.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图1为“内蒙古部分地区含煤地层分布示意图”,图2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图3为2009~2013年内蒙古、山西和全国煤炭产量统计。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内蒙古地区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产量的变化特点。(2)分析说明图2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