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典型发言材料:书香飘逸的校园阅读开启智慧书香飘逸校园——东坪完小创建“书香校园”汇报材料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的真谛之一”,“一个学校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书那就是学校了,相反,可能一个学校什么都有,但假如没有为师生的精神发展的图书,那它不是一所学校”。著名学者朱光潜曾说:“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史。”虽然这只是学者表达的个人观点,但细细揣摩,却不无道理。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深知阅读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现代社会,提高每个公民的民族素质和文化底蕴,无疑成为了一种精神领域的时尚。三年来,我校以“营造书香校园,构建理想课”为契机,以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为途径,引领全校师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良好氛围。一、巧建书香之制——以有力的机制激励人学校树立从阅读入手,创建具有书香特色的办校思路。1、成立领导小组,业务副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制度,以确保书香校园建设的各项制度有效落实。2、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做人力保障。校园硬环境建设以美术老师和班主任老师为骨干,创建和美的书香班级环境。3、学校筹集经费做好物质保障。学校从办学经费中筹集资金美化书香班级、书香校园,购买图书完善校图书馆,接受社会与班级学生的图书捐助,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巧设书香之境——以优良的环境熏陶人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里边度过,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这一点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充分的重视,“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教育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第1页共3页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在班级的环境布置上努力凸显书香意蕴,力争通过环境的布置,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飘满书香,使学生在书香的浸润下不断的成长。学校层面。美术教师身先士卒,统一筹划学校楼递间文化长廊,学校在每一层楼分别建立了2个公共书柜,学校安排健康小常识、文学小常识、学校喜报等文化橱窗。班级层面。班主任发动学生捐书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实现“捐一本读七十多本”的资源共享;黑板报主要结合学校工作,分学习小组进行主题展示,如学生作品园地、学习阅读比比看等;班级栏主要张贴的是学校统一布置的工作以及班级内部开展的活动的安排,班干部名单职责以及课程表等;荣誉墙主要张贴的是班级的获奖证书。三、巧定书香之标——以多维的目标指引人学校按照整体把握、循序渐进、切合学生特点等原则确定各阶段学生阅读目标,并将各学段阅读任务与目标编入学生的每日《东坪完小“快乐展示课堂教学”家庭串讲与阅读落实手册》,编入《东坪完小打造书香班级课题寒暑假阅读落实表》,让阅读有的放矢,让学生心中有目标,时时处处有导向。如每日完成的《东坪完小“快乐展示课堂教学”家庭串讲与阅读落实手册》最后页有学校推荐落实的阅读书目。而且各班级能直接根据所在学段对号入座确定目标任务进行循序渐进地阅读,操作即简单有序,又科学有效。四、巧定书香之时——以充足的时间造就人学校统一创定了班级阅读模式,四年来坚持启动了以班为单位的“一日三读”模式,即晨读的广播《弟子规》20分钟跟读——中午30分钟的图书角自主阅读——放学后20分钟的在家亲子共读。通过此模式不仅确保了阅读时间,还将阅读细化到学生学习生活常规中去,潜移默化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五、巧授书香之法——以巧妙的方法指导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学校在2013-2015年确定每周周第2页共3页三、在2016年至今确定单周周三写字广播课为一节专业阅读课(因为双周为书法课时间),各班在语文老师带领下进行主题阅读与阅读方法指导。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根据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