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7页小型桥梁施工组织设计1.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1.1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1.1.1编制范围新西来桥改建工程。1.1.2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是在对设计图纸详细阅读、仔细研究,并对施工场地周围情况进行充分、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该项目的施工特点,结合我方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及装备情况编制而成。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新西来桥改建工程招标文件及补疑文件;(2)新西来桥改建工程施工图;(3)工地现场勘察所得资料;(4)相关规范及标准。1.1.3编制原则(1)符合业主招标文件质量、工期要求,严格执行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相应的各种最新规范要求。(2)遵循与设计、规范和验标保持一致的原则;坚持技术先进性、施组优化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3)从工程的全局出发,考虑影响施工的各种客观条件,遵循工程施工的客观规律,针对该项目的结构特点、工期特点、水文地质条件等,在确保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制定安全可行、易于施工控制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围绕关键线路,科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组织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构件及半成品的供应;统筹规划和修建临时设施以方便施工。1.2工程概况1.2.1项目概况新西来桥改建工程为川心港桥梁工程,川心港桥梁位于西来桥镇川心港与幸福北路交接处,跨径10米+10米+10米,桥面宽度12.7米,两边各设35厘米人行道栏杆。第2页共4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7页本标段施工主要包括川心港桥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含桥面铺装)及锥坡防护1.2.2主要技术标准(1)桥梁宽度:服从永和村复垦道路横断面布置,车行道宽度10.5米。(2)桥面横坡:车行道双向横坡1.5%。(3)设计荷载:公路-II级荷载。(4)桥下通航等级:无。(5)地震烈度:按7度设防。(6)桥面高程为吴淞7.85m。1.2.3本标段工程内容及主要工程量1.2.3.1上部结构标准跨径10米3跨,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分中板和边板,可在预制场预制,用大平板车运至现场后,吊装就位。预制板顶面混凝土要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处理,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不留积水,按施工缝处理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应铺一层M10水泥砂浆,使铰缝、桥面铺装与预制空心板整体受力。1.2.3.2下部结构由于东、西桥台所处地质情况差不多,则桥台采用了同样的基础形式。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桩径120cm。桥墩亦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桩径130cm。1.2.3.3桥面排水桥面泄水孔采用uPVCΦ10cm管,在市场上购置。间距4米,单件1.2米长。1.2.4施工建设条件1.2.4.1工程地质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土体可分为下述几层,现描述如下:①素填土:主要为江滩耕作土,灰褐色,灰色,湿~饱和,软~流塑,层厚0.4~3.5米。②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灰色,流塑~软塑,具微层理,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尚光滑。场区普遍分布,系中偏高压缩性土,为潮湿类土,层厚3.4~8.5第3页共4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7页米,层顶埋深0.4~3.5米。③层粉砂:为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成份为长石、石灰,局部夹粉土,场区普遍分布,层厚1.0~6.5米,层顶埋深4.1~9.6米。④层淤泥粉质粘土:深灰色,饱和,流塑,夹粉砂薄层,钻进中有少量CH4气体逸出含有机质成份。无光泽,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区普遍分布。系高压缩性土,为过潮湿类型土,层厚0.9~5.5米,层顶埋深6.5~15.5米。⑤粉细砂: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砂质,夹薄层粉土,摇振反应中等,场区普遍分布,系中压缩性土,层厚4.8~10.0米,层顶深度10.5~19.8米。⑥层粉砂夹粉土:青灰色,松散,砂质成份为长石、石英,场区普遍分布,层厚0.8~3.2米,层顶深度17.8~25.0米。⑦细砂:青灰色,饱和,中密~密实,砂质成份为长石、石英,工程性质好,中偏低压缩性,场区普遍分布,本层未揭穿,层顶深度20.1~27.6米。1.2.4.2水电施工条件本标段施工用水、用电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