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深圳一模)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2.(2012·珠海一模)“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3.(2012·肇庆一模)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他是()A.程颢B.朱熹C.陆九渊D.王守仁4.(2012·汕头一模)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5.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存天理,灭人欲”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致良知”6.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7.以“异端”自命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一生屡遭迫害,最后系狱,自刎身死。他屡遭迫害主要是因为()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吸收佛道思想D.强烈批判当时脱离实际的学风8.(2012·揭阳一模)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学校》)。这个观点表明黄宗羲()A.主张君主立宪制B.批判封建专制制度C.设计三权分立D.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9.(2012·汕尾一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孟子的“仁政”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0.(2012·肇庆一模)《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D.存天理,灭人欲11.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A.强调实地调查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D.主张经世致用12.★梁启超说:“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B.经世致用的学风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D.唯物主义的思维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2·浙江高考)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