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挑战教皇的权威及理性之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汕头一模)16世纪以前的欧洲,当你问:“你是什么人?”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家族的”。16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天主徒”或“我是新教徒”。18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国人”。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的是()A.封建制度B.宗教改革C.民族国家D.光荣革命2.★德意志宗教改革期间,路德着手创建德意志独立的教会组织并领导开展反对罗马天主教皇的斗争,遭到教皇支持的德意志国王查尔斯五世的镇压,却得到了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国王的支持。法国国王行为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改革使法国建立了不受教皇统辖的天主教B.法国国王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C.法国国王更关心他的王朝而不是宗教D.法国与德意志的矛盾尖锐3.(2012·九江一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役制”是指()A.“人皆上帝”B.“人皆僧侣”C.“因行称义”D.“理性至上”4.(2012·石景山期末)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认为《圣经》应该是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5.加尔文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句话反映的观点出自()A.《九十五条论纲》B.“先定论”说C.“因信称义”说D.《基督教原理》6.(2012·汕头一模)一位法国书商的订书单:“这是我要订购的哲学书籍,列表如下:《穿着睡衣的修女——被揭穿的基督教的书》《东方专制制度起源的考察》《自然之道》……”这份订书单可能写于()A.14世纪B.15世纪C.16世纪D.18世纪7.(2012·江门调研)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是()A.《社会契约论》B.《论法的精神》C.《理想国》D.《纯粹理性批判》8.(2012·汕尾一模)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9.(2012·肇庆一模)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10.(2012·梅州一模)“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这一“预示”的主要依据是()A.法国社会矛盾激化B.启蒙思想的成功示范C.法国“巨变”有了革命骨干D.法国“巨变”有了美国的外援11.★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家有许多共同主张,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其中伏尔泰与卢梭的某些主张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最主要表现在()A.是否信仰上帝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是否反对君主制D.是否反对私有财产12.(2012·黄山质检)“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A.人文主义者、人性B.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