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三地貌主题型1.(2019·湖北武汉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丙)。(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机理。(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提供依据。(4)某游客欲在摩拉基海滩用手机尽可能多且清晰地拍摄圆石,请指出其应考虑的拍摄条件。答案(1)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由于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2)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渐被其他物质填充。(3)圆石遭受风化或侵蚀或搬运作用;海平面上升淹没圆石。(4)选择在光照条件较好或晴朗的白天;退潮的时段;拍摄地点选择在高处或避免逆光的位置。2.(2019·桂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部,远看是一片浩瀚无边的石峰海洋,近看奇峰林立,峰丛环抱着一个个洼地。洼底常见一组组人为开发的同心圆梯田,当地人称为“龙卷地”。此地区是生态环境特别脆弱、人类生存最艰难的地区之一。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带领农民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道路。图甲为七百弄峰丛洼地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乙为七百弄位置示意图及“龙卷地”景观图。(1)说明七百弄峰丛洼地的形成过程。(2)分析该地区“湿润气候下的特殊干旱现象”的成因。(3)分析当地人工开发“龙卷地”的原因。(4)推测当地为实现脱贫致富可能采取的措施。答案(1)七百弄位于广西西北部,石灰岩广布,多垂直裂隙(节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气降水丰富;地势起伏较大,流水汇聚地势低洼地区,冲刷侵蚀垂直裂隙,使裂隙逐渐加宽加深;受侵蚀作用弱的部位形成峰丛,受侵蚀作用强烈的部位形成洼地。(2)地势崎岖,坡度大,地表水流失快;岩石多裂隙,地表水容易下渗,导致地表径流缺乏(河流湖泊少);土层薄,保水能力弱;地下水埋藏深,难以利用;经济落后,缺少储水设施。(3)地势崎岖,平原少,耕地面积小,地块小;“龙卷地”多层梯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从而增加粮食供给;地块沿等高线分布,可以减少水土流失。(4)修建储水工程,钻井取水,解决缺水问题;种植耐旱作物,发展灌溉技术,实现种植业增产;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修建道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进行异地迁移,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缓解人地矛盾。3.(2019·山东师大附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的风沙堆积地貌(下图)。青海湖区西岸沙漠广布,北岸几条大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沙丘的东部为南北走向的山地。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青海湖湖岸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可发生明显改变。近年来,近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1)分析东岸沙丘形成的原因。(2)青海湖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湾西侧的沙堤的成因。(3)分析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答案(1)盛行西北风,风沙不断向东移动并堆积(沉积);东岸湖滩的风沙受到东岸高山阻挡后,沙粒停落,造成湖岸东侧广泛的风沙堆积;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2)西风携带沙粒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流(或湖浪)动力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到湖岸,使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水位下降,最终沙堤出露水面。(3)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工程建设、修路等活动,导致地表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措施:工程固沙或建设立式沙障;生物措施(封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