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路径座谈会发言宁波工业转型升级路径解读:六大优势再造2011-03-1109:27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上,宁波工业如何突破瓶颈,实现优势再造。全面推进“六个加快”战略,宁波工业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当好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引擎。面对新一轮城市竞争,宁波工业如何引领发展,推进宁波城市综合实力位次前移。……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暨科技奖励大会,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为宁波工业优势再造明确了路径选择。“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市委书记王辉忠在会上分析了工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号召全市要树立“抓工业就是抓发展、抓活力、抓后劲”的意识,形成“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合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宁波发展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就是工业化,这些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也就是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过程。宁波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工业仍是宁波的“中流砥柱”。那么,在宁波新一轮发展中,工业的作用为什么是不可替代的呢。工业挑起了宁波经济大梁加快经济发展,工业是主导。从1991年到2010年的20年间,除了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宁波工业增加值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而且大多数第1页共5页年份高于生产总值的增速。目前,宁波工业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财政收入中有60%来自于工业企业。毫无疑问,工业是宁波经济总量和增量的主体、财政收入和劳动就业的主体,是工业经济挑起了宁波经济发展的大梁。发达国家纷纷“再工业化”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工业是重点。从外部环境看,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呼之欲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大力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以摆脱对虚拟经济的依赖。可以预见,今后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从宁波工业发展实际看,主要还是依赖劳动力和资源要素的投入,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性,但大多通过引进和模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宁波制造”仍处在低加工度和附加值的环节。无论是应对外部环境新变化,还是推动宁波经济转型发展,都需要我们以工业为着力点,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警惕“产业空心化”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是关键。服务业逐步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和方向,但前提和基础,是工业必须高度发达。没有实力雄厚的工业,就不可能有发育完全的现代服务业,就可能造成“产业空心化”。这些年宁波服务业规模和比重徘徊不前,既有服务业本身的原因,也有工业生产管理粗放、技术层次偏低的原因。所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坚持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以工业转型创造服务业发展空间,以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工业升级,相辅相成推进产业升级。“第四个十年,宁波工业往什么方向发展”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波工业结构的演进变化与特征,有三个明显的“十年”。第一个“十年”,形成了以“轻、小、集、加”为特征的产业结构。第2页共5页第二个“十年”,初步确立了传统产业和外向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第三个“十年”,建立了以临港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那么,从“十二五”开始的第四个“十年”,宁波工业往什么方向发展,宁波工业优势如何重塑再造。当前,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给工业转型升级带来了诸多挑战,特别是传统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发生了根本性逆转。比如,原有的劳动力优势、低廉的原材料成本优势、低代价的环境污染成本等优势,正在不断弱化和消失,宁波作为沿海地区的先发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也在逐步削弱。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无疑是现阶段宁波工业发展所需,也是新一轮城市竞争所迫。从现有基础和发展趋势看,“十二五”时期宁波工业的重点,要放在着力构建新型临港工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上。会议提出,要放宽视野、拉高标杆,大力实施“4+4+4”产业升级工程,努力实现“一领先五提高”,“十二五”末规模以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