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讲稿: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上)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1.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立足点和着力点。2.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3.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增长诸多问题的需求。一是资源短缺和浪费。二是生态环境恶化。4.建设生态文明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需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十八大”再次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现实路径,体现了我们党治国方略的发展完善,标志着我们党的治国方略与时俱进,取得了符合时代精神的历史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新时期,我国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生第1页共3页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也体现了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决心。思路和对策1.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从而促成公众由被动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2.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3.加强政策和立法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4.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第2页共3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1.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3.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