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管理股股长竞聘演讲稿(4)(一)建立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完善信贷授权、授信制度1、完善以审贷分离为核心的风险约束体系,实行贷款审批权限的分级控制,对不同层次的信贷人员进行不同的权利约束;对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职能进行不同的岗位职能约束;对调查、审批、决策、管理过程中按照不同的责任划分实行不同的责任约束。2、加强对内授权、对外授信的管理,合理界定信贷授权、授信限度,以效益性和风险性原则为标准,根据信用社的经营规模、经营实力和经济效益,实施不同程度的授权。对高风险业务上收审批,低风险业务下放管理。3、把好贷款审批关,正确选择贷款投向是防范新增贷款风险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发挥贷审会职能,对贷款决策进行集体审批,减少决策失误,实行贷款风险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二)、健全和完善信贷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贷款风险责任。1、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促使信贷人员定期审查自己的贷款,及时了解借款人的业务,密切注视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及担保情况,查出并汇报贷款存在问题是信贷人员重要责任,并在考核工资中设置一定的权重。2、本着权力与责任对等、风险与收入挂钩的原则,实行贷款专人全程负责制,即:每笔贷款都有专人负责,负责贷款运营的全过程,包括贷款的调查、检查、直至贷款收回,其工资就与这笔贷款密切挂钩。(三)、实行信贷管理标准化,切实加强贷款的三查制度。1、对贷款调查、借款人资信的评估、贷款审批、发放、管理、清收等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化规定,使所有信贷管理人员由此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知道怎么干,也知道何时干,减少人为因素造成信贷操作不当,而诱发新的风险贷款。2、切实落实信贷三查制度是农信社防范信贷风险的关键环第1页共2页节,贷前调查是正确发放贷款、减少贷款风险、确保贷款安全的基本前提。贷时审查是贷款发放的重要关口,审贷人员应根据借款人和信贷人员提供的信息,严格坚持信贷政策,适时把握贷款投入时机和调整信贷投向,着眼于贷款的效益性和安全性有效结合。贷后检查监督是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的继续,是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过去的贷款管理只注重了两头忽视了中间,即审查和收回,忽视了检查,忽视了资金运行过程,我社大量的不良贷款与贷后跟踪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贷款潜在的风险有直接的联系。今年将明确制定出贷后检查的具体实施办法,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和用途,采取盯住贷款运用的方法,密切关注资金的运营情况,做到资金万无一失,直到资金本息全部收回。三、规范贷款档案管理工作从法律的角度严格审查每笔贷款及担保手续,防止审查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明确各社的委派会计为审查责任人,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借款手续或合同的规范、完善,从根本上杜绝信贷法律法规审查的随意性,以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一是完善对贷款合同资料的规范管理。做出合同样本,下发至各社,明确贷款合同、担保书等法律文书中的必备要素、字样、填写方式等内容。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