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利益分析摘要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中国需要与周边各国构建一体化的区域经济,“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也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出口商品结构、区域政策等,使中国与他国的经济合作出现一定的问题。本文以两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为研究对象,对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二者合作的可行性以及二者合作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两者之间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以促进双方经济合作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为:文章通过理论以及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中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认为,影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的最主要的因素为文化因素、市场因素以及经济因素。故而在未来两国的合作中,需要在“一带一路”策略的指导下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促进两国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1绪论1.1选题背景“一带一路”(B&R,TheBeltandRoad)战略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种国家间发展战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统称。“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之后,中国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截止至2018年年末,中国已与区域内相关的49个国家均有投资合作,各国之间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内的市场趋于饱和,能源也逐渐紧缺。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需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来与周边国家进行合作,来推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西部与中亚五国相连,有较佳的地缘优势,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五国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双边贸易在持续增长,同比增长速度达40%之上,故而本文选择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除此之外,哈萨克斯坦以农业为主,所以在工业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比较大,且其地理位置极佳,是连接中国与西亚与欧洲等的贸易通道。另外,受限于市场、法律等要素,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中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故而对二者的经济合作问题进行探究是极为必要的。1.2选题意义本课题主要是对“一带一路”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合作问题的探究。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点:其一,探究哈萨克斯坦当前的经济发展概况以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合作概况如何状况;其二,得知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合作的可行性;其三,面针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双方应当采取何种的措施来解决。本文的研究是围绕这三点问题进行论证,在概述了相关理论之后,通过具体的数据以及相应的公式方法对两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贸易结合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两国之间的发展走向与两国之间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现实意义上来看,对策与建议的提出能够为两国经济合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能够使两国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促进双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意义上来看,本文的综合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奥林的要素资源禀赋理论以及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四种理论,使这四大理论均为区域经济合作服务,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起到一定的整合于补充作用。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1区域经济合作概念区域经济合作(Regionaleconomiccooperation)是指某一个区域内的部分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以及政治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共同的经济政策,通过组成区域性的经济团体,共同合作,来获得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分别是合作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出现了跨区域合作、双边经济以及多边经济合作的影响力加大、区域内贸易投资出现“内敛”趋势以及亚洲成为区域经济合作新的热点。而亚洲成为区域经济合作新热点离不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在“一带一路”战略之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程度必然进一步加深。2.2相关理论基础2.2.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The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