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施情况调研》课题实施方案苏昌锴课题实施方案立项编号zg12082负责人:苏昌锴单位:禄劝县则黑中心校一、课题研究背景学生营养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校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国际成功经验表明,“营养加教育”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真正人才的最有力措施。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只重视学生知识和品德的“软件”素质养成、忽视学生营养与健康的“硬件”素质保障。在国外,向中小学生有计划供应的膳食一般称为“学校供餐”,而在我国则称为“学生营养餐”。营养餐提供给学生平衡膳食,学生得到的是合理营养,从而能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经调查,某市某小学从1996年开始施行营养餐,一年后,就已表现出明显的效果,474名(男生241、女生233名)吃营养餐的学生与454名(男生222、女生232名)不吃营养餐的学生比较,体质明显增强,男生平均身高增加1.26厘米,女生增加1.73厘米。同时,经过一年的实践,受试学生的营养不良率从15%降到3%、肥胖率从9%降到5%,贫血发生率仅为1.2%国内外经验表明,推广学生营养餐是平衡膳食、解决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动食品工业与餐饮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学生营养餐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措。目前,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全面启动实施。2012年2月28日,全县37245名中小学生按时吃上了可口的“营养餐”。每生每天获中央财政3元营养膳食补助。根据我县情况,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以食堂供餐为主,家庭供餐为辅的模式,按照安全、营养、卫生的原则,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合适的供餐内容,分别在肉、鸡蛋、包子、馒头、米线、面条、稀饭、蔬菜、水第1页共15页果等食品中,选择价值3元的食品交替供应,做到营养搭配合理。二、课题研究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营养餐工程”,改善1农村小学学生营养缺乏现状,调整饮食结构,告别过去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增加营养含量,提高农村学生饮食质量,发挥学校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学生营养餐工程”在山区学校的实施,保障所有农村贫困孩子“有学上”和“上好学”的同时,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加了农村贫困学生的入学率,减少了退学率,同时学生会将从学校里学到的营养知识带回家中,一个学生带动一对父母,有利于家庭整体营养水平的提高,父母放心地让孩子在校吃午餐,减轻了家务劳动,解决了职工家长后顾之忧。三、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生营养餐工程”在山区学校实施情况,进一步改善农村小学学生营养缺乏现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含量,保障所有农村贫困孩子“有学上”和“上好学”的同时,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发挥学校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四、研究理论依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出发,明确规定要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2、《九十年代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建议实施中、小学生中营养午餐;《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将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作为食物和营养发展计划的重点地区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了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的号召,特别推行“学生营养午餐”、“学生饮用奶”和“大豆行动计划”。第2页共15页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5、新的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五、研究内容1、农村民族山区学校对“学生营养餐工程”的社会满意程度研究。2、农村民族山区学校对“学生营养餐工程”的管理规范程度研究。3、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