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围护方案一、基坑概况本工程基坑平面形状基本成正方形,根据《岩石工程勘察报告》及有关招标文件,确定了基坑围护及开挖方法。现场实际开挖深度较大。场地地面垃圾较多,人防工程及地下室工程因开挖深度较大,对基坑的排水要求很严格,为了保证在基坑的干作业条件下施工,本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排水和防水措施,现采用井点降水法进行地下工程阶段的排水工作。二、围护体系方案选择根据工程地质报告,本基坑围护具有基坑大面积局部开挖深度较大,场地土类别为二类土。根据本场地特点、工程特点以及施工规范等各方面的要求,经计算分析,确定采用优化的土钉墙支护体系。该方案集中了土钉墙施工速度快,挖土施工方便,可以边挖土、边打设土钉墙支护结构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基坑的土质较差,为防止流沙的出现,采用压密注浆对土质进行改善和加强止水功能。本工程中,h号楼地下室围护严格按浙大岩土工程设计的基坑围护方案进行施工;地下车库一基坑因挖土深度相对较小,经计算复核采用钢筋砼素喷墙护坡,基坑侧四周设排水沟及集水井(详见附图)。h号楼地下围护主要施工顺序:(1)砌筑排水沟,施工井点降水管;(2)施工锚杆,护坡和土钉墙;(3)待己施工完成的土钉墙达到80%设计强度后,进行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挖至第二道土钉墙标高深度,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2m,沿基坑边每完成10m长度的土方开挖,立即进行相应范围的土钉墙及护坡施工。(4)地下室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外墙防水施工,分层回填地下室四周土方。地下车库一围护主要施工顺序:(1)砌筑排水沟,施工井点降水管;(2)施工钢筋砼素喷墙护坡;第1页共20页(3)地下室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外墙防水施工,分层回填地下室四周土方。三、围护结构具体做法h号楼的整个基坑采用二至三层锚杆进行围护。第一层锚杆采用Ф20螺纹钢筋,长9-10米,水平间距1米,垂直间距1.15—1.4米,土钉倾角5°,孔径为Ф100,如果出现成孔困难,用等长Ф48×3.5花管代替。喷射砼等级为c20,喷射厚度为100mm,水泥采用32mpa普通硅酸盐水泥。围护沿基坑四周满板布置,底部伸入基坑底300mm,上口翻到地面上宽度为1000mm。围护坡度比为1:2。地下车库一的地下室部分及电梯井局部加深处采用钢筋砼素喷土砼墙护坡,。四、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井点降水(1)冲孔直径不小于300mm,反滤层使用加工砂,用黄泥封口。(2)开挖过程中确保地下水位低于开挖面1.0m以上。(3)井点管经过混凝土处时,加套管予以保护。(4)为防止停电发生,施工中备置发电机,真空度大于70kpa。五、围护监测和应急措施为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开挖的顺利进行,在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监测,实行信息化管理施工。通过现场监测,及时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更有效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基坑工程的监测委托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监测人员实施。1、监测内容:包括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地下水位等,测点布置根据支护设计图共设测斜管6根,水位管8根。2、监测要求。(1)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一次,如遇位移、水位及其它变化速率较大时,则应增加观测的次数。第2页共20页(2)观测数据一般应当天填入规定的表格内,并及时提供给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等单位。挖土到坑底期间增加观测次数。(3)每天的数据应整理成有关表格,并绘制成相关曲线,如位移沿深度的变化的曲线,坑外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等,根据其发展趋势分析整个基坑的稳定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安全措施。(4)监测记录备有相应的施工状况描述。(5)监测人员对监测的值的发展和变化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及时通报监理,提请有关部门关注。(6)工程结束时形成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监测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7)侧向变形警戒值为3cm,速率3mm/日,竖向沉降3cm,地下水位须在基坑开挖面下1.00m以上。3、预防和应急措施(1)基坑开挖的土方及时运出场外,不堆放在基坑周围。(2)工地上准备20X槽钢和编织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