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县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带来的挑战,在局党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积极整合各方面力量,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治理公共安全隐患,夯实综治基础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治安问题及公共安全隐患问题,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群体性事件下降,杜绝“民转刑”案件、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共安全隐患和治安乱点得到彻底治理,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感,为推进和谐平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迎接建国60周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基本原则(一)坚持“重在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开展“三个排查”集中行动,及时发现突出矛盾纠纷,找准抓住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以消除公共安全隐患。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排查一件、解决一件、稳定一片。(二)坚持“条块联手互动”的原则。排查工作以单位为主,部门配合,实行条块联动。调处、整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明确划分条块责任,限期落实到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排查、调处、整治工作的责任,共同抓好工作落实。(三)坚持“边排查边整改”的原则。对已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及时受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对已排查出来的治安隐患要明确整治时限、整治措施、整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每一件矛盾纠纷得到化解,每一处治安乱点改变面貌,公共第1页共5页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四)坚持“严格责任追究”的原则。对排查工作组织不力、化解工作不及时、整治措施不到位,导致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单位,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严肃查究单位主要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工作重点(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点。因房地产开发、房屋质量、房屋产权,房屋拆迁和城市建设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因婚姻、家庭、邻里等民事问题引发的纠纷;因企业改制、停工破产、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以及其他暴露出来的矛盾纠纷,等等。(二)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重点。建筑工程工地、办公场所周边地区、案件多发的居民住宅小区、局属企业周边治安不好地区。其它治安乱点和影响社会治安和公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三)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办公场所、供水、燃气供应点重点要害部位存在的安全隐患,房屋在建工程施工工地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房屋质量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贵重物品和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存放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等等。四、主要措施(一)深入扎实开展排摸调查。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群体的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切实摸清本单位突出的矛盾纠纷,摸清治安混乱区域、部位、场所,摸清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摸清导致矛盾纠纷突出和治安状况混乱的原因。完善预警预测分析机制,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尤其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要高度警惕,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坚持防止形成现实危害。(二)着力抓好矛盾化解、治安整治和隐患治理。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治安乱点、突出治安问题及安全隐患,要逐一登记造册,按照问题的性质和管辖权限,逐一分析研究,逐一制定调处、整治方案,逐一落实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第2页共5页人,逐一明确调处、整治目标、措施和期限。要坚持边排查、边化解、边治理和滚动排查、滚动化解、滚动治理,切实做到什么矛盾纠纷突出就重点化解什么矛盾纠纷,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哪些安全隐患突出就重点治理哪些安全隐患。要坚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限期改变面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经反复整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