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可编辑--物业服务标准一、综合服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依法经营服务、经营项目均取得相应资质,证照齐全、有效,且在服务现场进行公示。(1)小区内设置管理处,提供12小时服务。(2)办公场所整洁有序,有专门的业主或使用人接待区域。(3)配置办公家具、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电脑、打印机、网络等办公设施及办公用品。服务人员1.小区经理获得国家相关规定的相应资格证书或岗位证书,有二年以上小区经理任职经历。2.物业服务人员仪容整洁、行为规范、统一着装、佩戴工牌、使用文明用语。服务响应1.24小时受理业主或使用人报修,三十分钟内响应客户诉求。2.对业主或使用人的投诉在24小时内答复处理。3.消防等警情、电梯故障等紧急情况,三分钟内响应,十五分钟内工作人员到场。沟通渠道1.设立24小时服务电话、投诉论坛、官方微博、移动应用终端(住这儿),接受业主和使用人对物业管理服务报修、求助、建议、问询、质疑、投诉等,及时响应并记录。2.每年进行2次客户满意度调查。制度与档案管理1.建立客户信息保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各类管理制度。2.妥善代管小区房屋本体、共用设施设备等相关图纸资料及业主档案。WORD格式--可编辑--3.制定小区房屋装修申请、审批、巡视、验收等装修管理制度,建立业主或使用人房屋装修档案,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现象及时劝阻、制止或报告。4.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齐全的小区物业管理档案[包括物业竣工验收档案、设备管理档案、业主或使用人资料档案(含业主或使用人装修档案)、物业租赁档案、日常管理档案等。5.制定小区物业管理与物业服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6.建立健全的维修资金管理制度,对小区房屋维修资金进行账务管理,做到运作规范,账目清晰。财务公开:编制季度管理服务报告,每季度首月20日前将上季度管理、服务及财务信息向业主公示。日常管理与服务1.可采取走访、恳谈会、问卷调查、通讯等多种形式与业主或使用人进行沟通,每年的沟通面不低于小区住户的90%。2.制定管理处内部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3.广泛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含业主档案、房屋档案、设备档案、收费管理、日常管理等)。4.每年对业主或使用人进行2次满意情况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整改。社区共治1、根据业主大会表决通过的《管理规约》、《议事规则》、《维修基金管理规约》的约定和授权,对小区的公共性事务进行管理。2、配合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或业主代表对小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曝光、上报有关政府部门。3、每季度开展一次社区文明宣传。社区文化1.每季度组织一次社区文化活动。2.结合业主需求,建立社区圈子。特约增值服务WORD格式--可编辑--1.能提供5种以上特约服务(有偿)和5种以上便民(无偿)服务;节假日有专题布置。2.配置便民工具箱,免费借用。二、秩序维护服务人员要求1.专职保安人员,以中青年为主,45周岁以下的人员占总数60%以上,身体健康,工作认真负责并定期接受培训。2.能处理和应对小区公共秩序维护工作,能正确使用各类消防、物防、技防器械和设备,能够熟悉、掌握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3.上岗时佩带统一标志,穿戴统一制服(精致),装备佩戴规范,仪容仪表规范整齐,当值时坐姿挺直,站岗时不倚不靠。4.配备对讲装置和其他必备的安全护卫器械。通行服务1.出入口分别采用24小时有人值守,且24小时每岗有1人立岗。2.两个大堂提供设置内岗,提供服务。3.对大型物件搬出实行记录。人员出入1.小区设立人车分流系统后,常住人员自行刷卡进出小区。2.外来人员实行核实、登记管理,阻止其随意进入小区。禁止小商、小贩、发放小广告者进入小区。车辆进出对进出小区的车辆实施卡/证管理,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停放(包括电动助力车和自行车)监控中心消防控制中心24小时有人值守,录像保存期30天。应急服务1.制订火警、警情、自然灾害等各类应急预案。2.各类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1次演习。现场巡查WORD格式--可编辑--1.安全员手持巡更采集器,按指定的时间和路线每二小时巡查一次,重点部位(小区道路、单元出入口、楼层和地下车库)应设巡更点,在正常情况下到达每个巡更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