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淮阴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表法律院(系)法学专业班级2007级(1)班姓名学号课题名称课题性质AB课题来源AB√√选题依据及课题简介:1.选题依据:我国民法界对于法律行为的概念和本质争议较大,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厘清这一问题;我国《民法通则》所构建的法律行为制度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突出地表现在违反私法自治理念、体系的不和谐,以及不能和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接轨,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重构我国的法律行为制度。2.课题简介:明确法律行为的含义,考察法律行为制度的历史沿革,指出我国法律行为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重构我国法律行为制度的必要性,提出重构我国法律行为制度的设想。指导教师意见:本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尤其是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行为制度的体系和类型。同意该选题。(签名)所在专业审定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注:1.“课题性质”一栏:A.设计,B.论文;“课题来源”一栏:A.科研,B.自拟;请在表中相应栏内打“√”。2.此表学系留存年月日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淮阴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法律院(系)法学专业班级2007级(1)班姓名学号课题名称论我国法律行为制度的重构本课题应达到的目标:回归传统民法的法律行为概念,明确其本质和特征,进而重构我国法律行为制度,以求在未来的民法典中确立完善的法律行为制度。本课题任务的内容与要求:1.任务内容:弄清法律行为概念的本质,在考察法律行为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法律行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重构我国法律行为制度的必要性,提出重构我国法律行为制度的设想。重点和难点在于法律行为制度的体系和种类。2.要求:立论正确,概括准确,论证充分,所提建议要切实可行,结构严谨,文字精炼,标点符号使用要正确,格式规范,7000字以上。本课题进度安排:确定选题,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2008年1月13日—2008年2月20日;收集整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2008年2月21日—2008年3月16日;完成初稿:2008年3月17日—2008年4月5日;修改初稿,完成二稿:2008年4月6日—2008年4月27日;修改定稿:2008年4月28日—2007年5月16日。第4页共11页第3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1页主要参考文献:[1]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楚清:《民事法律行为的渊源及概念》[J],载《时代金融》2006年第5期。[3]周杰:《重构民事行为制度体系》[J],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4]王利明:《法律行为制度的若干问题》[J],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5]韩世远:《民事法律行为解释的立法问题》[J],载《法学》2003年第12期。[6]王利民:《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反思》[J],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7]申卫星:《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的重新思考》[J],载《吉林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8]宋炳庸:《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J],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9]张文显、彭诚信:《回归本原-论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重新构建与实践运作》[C],载《江平教授70华诞祝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指导教师职称/学位教授/博士年月日第5页共11页第4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1页淮阴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法律院(系)法学专业班级2007级(1)班姓名学号课题名称论我国法律行为制度的重构阶段性总结:在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拟定了提纲,完成了开题报告。在征得指导老师同意后,进入写作,完成了初稿。通过老师的指点,我发现自己的论文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我将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认真消化资料,认真思考,精心修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