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层干部分享会上的总结发言——王瑞这是我到学校来四年多的时间里面第一次跟我们的干部在一块有如此深度的交流。确实是因为我们这一次活动设计的原因,没有让更多的同志发言,但是从几个发言的同志身上已经看到了我们的中层干部的素质,你们的这种才华,确实让我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前几天看新闻,报道了韩国近期拍了个纪录片《超级中国说》,这个片子拍完以后在韩国引起热议。为什么热议呢?就是很多的韩国的国民认为这不是在宣传中国,是在宣传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今天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已经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的经济总量,我们的综合实力,我们国人的自豪感和很强的购买力都给别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实际上我们可以想一想,的确是中国共产党领着我们打下了天下,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然后在不断的强大。尽管自身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他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而且今天正在以一种更新的姿态在往前前进。第一次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只有十几个人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也只有四十多人,但是到今天已经有八千多万人。不管说这个新生事物一开始是一种什么状态,不管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有多少困难,但是它有强大的生命力,谁也阻挡不了。这正如我们今天的信息化一样。我想用一个大家深有体会的一个事实来剖析信息化问题,因为之前我们曾经在各种场合,特别是我们的行政会上多次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今天,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们在座的,肯定还有同志事不关己,或者是不以为然,或者觉得这件事情到底有用吗?还有很多质疑,我们的质疑最多只能停留在操作层面上,而不能够对发展的方向表示疑问。如果今天你觉得这个问题还看不清楚,还看不明白,还想再观望一段儿,那么下一阶段你被淘汰的可能性就会陡增。你可能不会被社会淘汰,一定会被学校淘汰,因为我们学校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它必然会按照自己的选择不断的前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以前我们对学校的概念,有人形象的把它称为象牙塔。为什么是象牙塔呢?因为它和整个世界并没有完全的融为一体。它被一个校园所包围,在这个校园当中的人是不受社会的纷扰的,他可以倾心、静心的去学习、去生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现在的校园已经不像校园了,学校和社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如果把今天的校园再做一个比较的话,我感觉更像一个牢笼。因为学校把人的思想,把人的行为,给他固化起来,特别是我们的理念和教育观念没有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会墨守成规,我们会把原来我们自己所积累的那点经验视为“宝贝”,而这种“宝贝”使别人动不得。我们不能够自我解放,不能够自我改变。萨尔曼〃可汗,他并非教育者,他能够从一个局外人跨界的来改变教育,所以萨尔曼〃可汗也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很多在社会各领域非常有成就的人对萨尔曼〃可汗都是极度敬佩,因为教育关系到人类的根本,能够改变教育的人绝对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中国历史文化当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人是孔子,孔子正是一个教育的倡导者。孔子的一本书《论语》,原来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给了我们很多治国、平天下的智慧。有机会去改变教育,绝对是历史的一个重大的机遇。萨尔曼〃可汗的这本书如实地记载了他是如何改变教育的,这本书始发于2014年5月,可汗学院实际上和翻转课堂并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经过他的重新认识和思考,他在题目中加了“翻转课堂”几个字。“翻转课堂”是大概是2006年、07年提出来的。2012年是慕课元年,现在我们碰到的很多信息技术,跟互联网有关的这种教育概念,非常密集地集中在2006年之后,我们的这项工作是2011年启动的,我们并不知道未来课堂,但是大家可能在力图改变教育的前行的道路上最终达成的意愿是一致的。我们阅读的这几本书中有几个关键词是和我们的教育观念完全匹配的,第一个是“开放”。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开始就建立在开放办学的基础之上,我们曾经给老师们推荐过不止一本书,原来有《未来是湿的》、《世界是平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后来我们一直认为教育就是开放,如同《世界是开放的》这本书的名字。另外,学生的自主,《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和萨尔曼〃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