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一、损伤后应激状态之下的代谢特点外科手术是为了更好地治好外科疾病,它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同时也给机体带来了各种创伤应激,导致了内神经分泌系统以及代谢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一)神经内分泌变化神经内分泌变化主要表现在儿茶酚胺类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以及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水平的变化。(二)营养代谢特点外科发生创伤的时候,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导致机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不断地分解,不断地合成,在为生命提供养料的同时也会造成代谢紊乱。代谢紊乱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能量代谢变化、蛋白质代谢变化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变化。1.能量代谢变化在发生创伤的时候,机体常会处于高分解代谢的状态,心输出量、氧耗量以及二氧化碳也随之增加。经过研究表明,创伤应激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2.蛋白质代谢变化蛋白质代谢变化主要表现为负氮平衡、机体蛋白质分解增加以及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低下。二、术前病人营养经过研究表明,术前营养不良的话容易引起病人出现低蛋白症,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障碍,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延缓术后创口愈合,增加宿主对感染的易感性及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房费用。因此,可以通过适当的术前营养以及代谢支持,从而能够及时改善营养状况,满足体内营养需求。因此,术前营养对降低手术以及手术死亡率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术前营养不良原因1.摄入不足。病人由于疾病以及治疗所带来的疼痛、食欲不振、厌食等等原因导致进食量减少,从而常常伴有缺乏某些营养素,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相关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疾病本身造成消化道梗阻;(2)畏惧的心理因素;(3)由于肿瘤或者单细胞释放的恶液素质作用于下丘脑喂养中枢导致味觉发生改变;(4)肝功能不足引起恶心以及厌食;(5)大脑中5-羟色胺浓度增高引发的厌食。2.需求增加。病人由于术前休息不足、身体疲劳、精神紧张等原因,容易导致机体代谢消耗量增加,对能量、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以及其它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得不到及时地补充的话,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3.消化吸收障碍。消化系统疾病容易导致机体消化功能减弱或消化系统发生障碍,从而引起营养物质摄取十分困难,即使进食也会因为难以吸收利用而导致营养不良。4.营养物质丢失过多。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腹泻以及大量腹水都会造成蛋白质以及其它营养物质的大量丢失。(二)营养需求和营养供给病人在术前发生营养不良的时候,首先要查明病人营养不良的真正原因。其次根据产生营养不良真正原因,明确是缺乏哪种营养物质,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1.高能量碳水化合物。外科手术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机体反应,最主要的反应就是给予病人高能量的饮食从而使机体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储备,满足术中以及术后的能量供应。不仅如此,还可以减少手术应激所带来的蛋白质损耗,自然也就利于创伤组织的修复。在临床之上为了方便起见,可以根据基础代谢率估算。对于能做一般行动的人只要供给的能量为基础代谢的120%~125%就可以满足需要;一般卧床病人或者仅仅有轻微活动的病人,供给的能量不应超过基础代谢的110%;对于发热病人来说,体温每升高1℃,应该增加补充基础代谢的13%。摄入量也不应该输入过多,如果摄入量输入过多的话容易引发肥胖,对手术以及恢复会造成不良影响。2.高蛋白质。蛋白质不仅是组织生长所需要的必需物质,也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所需要的重要物质。外科病人往往会因为食欲不振、肝功能合成障碍、摄入量减少以及消耗量增加等等原因导致蛋白质缺乏,容易出现血浆蛋白下降以及负氮平衡的情况,从而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对于术后伤口的愈合以及恢复病情极其不利。3.高维生素。维生素对于人体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各种维生素对于伤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维生素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维生素服用过多的话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服用大量的维生素A的话容易造成急性中毒,服用大量的维生素D的话则会造成“高钙尿症”。4.水分补充。术前应该有充分的水分补充,可以预防脱水发生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