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干部工作思想认真学习锦涛总书记、春贤书记和文雄书记的讲话,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解放思想是各单位各部门永恒的主题,是领导干部的终生必修课。但是我认为,最需要解放思想的是组织部门。正如人们所讲“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一样,解放干部工作的思想是最大的解放。当前,我们的干部工作出台的条例、法规、政策、制度很多,加起来可以编一本很厚的书。但是操作起来很艰难,使得干部工作存在有诸多问题,导致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集中表现为一大硬伤,两大顽症,三大弊端,四大影响。一大硬伤,就是没有走出计划经济时代选人用人的误区,如个别领导主观意愿、主导意识过强,搞先入为主,授意考察;两大顽症,就是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三大弊端,就是“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干得好的上不去,上得去的干不好”;四大影响,就是在错误的选人用人导向下给部分人形成了“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任劳任怨,永难如愿;尽职尽责,必遭指责”的误导。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对干部工作如何解放思想,怎么样改革创新,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些看法不一定对,也可能走错误的,仅供大家参考。第一、要在用人导向上解放思想在用人导向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选人上要破除常规,敢冒风险,在坚持德才标准的前提下,大胆重用干事者,重用创新者,重用公认者。去年,省委春贤书记提出,“不能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能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具体到我市来讲,要重用四种人:一要重用敢闯敢试,业绩突出,但有些棱角的人;二要重用勇于开拓创新、成绩显著,但遭非议的人;三要重用事业心强、有能力、有实绩,但也有缺点的人;四要重用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但不会“跑路”的人。并且要为这四种人主持公道,帮助他们克服缺点,积极宣传他们的工作实绩,做到有胆有识选骏马,无私无畏护良才。从而,让那些想当官不干事的人占不到便宜,让那些怕冒险求保险的第1页共5页人没有舞台,让那些只看不干弄虚作假的人得不到好处。要做到这一点,从考察干部的主观角度出发,应该要避免出现以下五种现象。一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有些人为了达到升迁的目的,搞假积极,迷惑群众,迷惑组织,想凭一时努力,捞取一世的好处。这就需要我们在考察时要消除第一印象、近因效应、定势效应等不良心理;克服偏听偏信、轻信盲从、偏爱倾向等不良个性。二是不要被局部优势所遮掩。大家在考察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最优秀的不见得是最合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有的人适合党务部门工作,有的人适合经济部门的工作,不能认为能搞好甲部门的工作,就能乙部门的工作。三是不要被一时急需所凑上。有时因突发事故、紧急任务、新设机构而需补充人,在时间上来不及作更久的考察,在空间上也来不及作更深的了解,这里也会隐藏着看错人、用错人的可能性。四是不要被渠道不畅所局限。现在选人的一个重要渠道是领导熟悉论。这是一条重要推荐渠道,但问题在于当某领导推举某人时,并不能等于就有定论,要经过正常的民主渠道和组织程序予以考察,经过集体认真而不是敷衍的讨论才能决定是否可能提拔。五是不要被外来干预所牵制。如上级的指示,相关利害部门和人的意图,亲戚朋友的干扰等等。第二,要在评价机制上解放思想天下难事千千万,最难的就是识人。破除这个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最关键的是要建立科学的识别评价机制。我认为,在传统的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有以下四种方法值得去研究和探索。一要让工作实绩来证明。可以进一步修订《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以定性评价为主向定量评价为主转变,用数据说话;二是从以看一般性指标为主向实质性指标为主转变,用事实说话;三是从以总量评价为主向增量为主转变,用增长点说话,综合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同时,运用民意调查方法,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真正在干部队伍中树立起干事创业的良好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