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高产创建指导方案根据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省2012年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粮食高产创建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以主要粮食作物为重点,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把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成功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工作机制,向整乡(镇)整建制推进,集中打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高产示范区,辐射更大范围,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创建目标根据省农业厅统一安排部署,2012年我县选择了生产条件好、增产潜力大、高产创建工作扎实的镇,开展整乡(镇)整建制推进试点,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实现整镇高产创建目标。整乡(镇)推进目标。全镇双季稻产区产量目标1100公斤(早稻亩产500公斤,晚稻亩产600公斤),其双季稻单产明显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较上年增产5%以上,其它旱粮作物单产明显高于全县平均水平(高于5%以上)。三、创建内容粮食高产创建,尤其是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是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重大举措。各乡(镇)村必须全力以赴,突出抓好大协作、标准化和新机制三个关键点,强化行政推动,整合项目资金,集成推广技术,创新服务机制,推动高产创建向纵深发展,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力争粮食生产实现15.6万吨目标任务。在高产创建具体工作中,同步推进“五个强化,五个确保”:(一)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有一个行政班子。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李昌清任组长,副镇长周田任副组长,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人员为成员的工作推进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第1页共4页任目标,搞好统筹协调,配套项目资金,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实施。(二)强化技术指导,确保有一支专家队伍。建立“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标兵”的三级科技服务队伍。聘请市农科所所长(研究员)李季能为首席专家,成立镇粮食高产创建专家指导组,由县农技站站长刘成鹏任组长,县植保站站长何慕连、土肥站站长刘芳珍为副组长,县、镇栽培、植保、土肥、农机等方面技术人员为成员的专家团队,每个村都明确一名技术责任人。实行专家和技术员承包责任制,量化任务指标,开展全程技术指导,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三)强化技术集成,确保有一条技术路线。在实行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育苗栽插、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服务基础上,制订水稻从播种到收获生产全过程的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科学确定、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加强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一批适应不同区域的高产技术模式;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插)、机收技术,提高水稻机插秧水平,力争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大力扶持培育农机、植保等农民专业服务组织,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四)强化典型引领,确保有一批示范农户。高产创建与培育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实现土地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转变,提高种粮效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推进集约化经营。同时在整建制推进的镇每个行政村落实一户种粮大户为高产创建示范户,每个自然村落实一户种粮散户为高产创建示范户,均要求有文化、懂技术且乐于助人;县、乡指定农技人员与示范户结对子,并选定一丘面积不少于一亩、交通便利的稻田作为高产示范田。(五)强化机制创新,确保有一套标准模式。整建制推进的镇做到行政与技术结合,科研与推广结合,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结合,有龙头企业对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有第2页共4页种粮大户带头。把万亩示范片内不同的高产模式向整镇辐射推广,把分散的模式进行系统集成,形成规范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实现田间设施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化、管理服务专业化、生产过程机械化。整建制推进项目区田间设施标准化,整合项目、集中资金,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