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活动接待方案观摩学习接待日记(一)2014年6月4日:(陈作方)XX县区团队,本团队一共42人,其中有31位校长,1位教导主任,1位司机及9位职能部门的领导。团队队长基教科唐洪,一行的还有XX县区教育局副督学张世忠。他们按照我们拟定的线路参观了校园,首先走过我们的运动场,唐副科长询问了我们学校的学生总人数和住校生人数后,心生感叹:“了不起,可见你们的工作有多累,400多人的住校生,而且都是小孩子。”接下来走过宣传栏、文化走廊、学校的发展历程、食堂、宿舍,最后来到梦想教室,看得出许多来宾都对梦想教室感到新奇。在这个带有梦想的临时接待室里,趁他们休息的时间,我们与来宾们一起分享了“创新管理,谱写农村教育新篇章”的视频资料。接下来是吴雄校长给大家介绍了学校发展中的几点理念,特别突出了“塘房精神”:不怕苦、不认输、不计较;工作抢着干,且敢为人先;工作生活两不误。最后进入交流环节,XX县区副督学张世忠给大家介绍了XX县区的大致发展状况及区域位置。互动中,我校杨东兰老师抛出一个热点问题:“你们省会的学校是怎样开展教研活动的。”就这个问题,张督学与区督导室的敖义成老师给我们指点了迷津:教研活动连遍进行,实行集体备课,示范上课,轮训,与外国联系,学习外国人先进经验,打造高效课堂,教研员登点辅导,双校教师捆绑考核等。在谈到考试时,省会的学校不仅是考了我们平时认为的基础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外,还考了音、体、美。注重过程考核。他们采取的方式是精选出专业的考试队伍,对学生进行标准化的测试。一样对任音、体、美的老师进行同等考核。作为省城,先进的设备,高效的管理,信息化之路促进了第1页共3页他们教育的飞速发展。用张督学话来说,他们是来学习我们扎根大山的奋斗精神,生活在城市里的老师们缺少的就是这种精神。我想。我们的职能部门要学习的则是他们严谨的管理环节和对教师的考核措施。我们的教师要学习的则是他们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技能。(二)2014年6月6日:百德镇团队。一行15人,有中心校校长,百德中学校长、副校长、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食堂管理员,百德中心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工会主席、少先队辅导员、安庆小学校长等。沿着同样的路线,他们先参观了我校的校园,最后来到梦想教室,也是我们的临时接待时。由于没有局的领导,大家在发言中都很自由,可谓畅所欲言。特别是针对寄住生这块工作,大家讨论得最多,也最热烈。共同的感受是太累,而公用经费又都是与不寄宿的学校一个样,其实有寄宿生,学校多了许多工作,用费也随之增加了不少。教师的工作量也相应地大大增加。我们的共同建议是应该把公用经费和绩效工资向寄住制学校倾斜。目前虽然在绩效工资上局里或人事局有了动作,但那个弧度太小了,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也留不住在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所以导致的直接的现状是边远山区的学校缺编严重。象安庆小学,编制是32人,而实际教师只有16人,缺编达50%。大家按职称拿工资,城里与山区一个样,拿着同等的工资,山区的教师干的却是两倍以上的活儿。这里明显地透着许多不公平,教育真的能够均衡发展吗。只怕只是一句口号,直接一点说,也只是报表里的一些数据达标而己。或者说,再过十年,我们的教育依然只是一个基本均衡的基调。这里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大家在谈到报账时,也有不同的观点,都说现在报账难,许多地方,我们一线的老师都认为是合理的,但却有违返政策的嫌疑,如食堂工人的工资,不可以用生活费报,只能用公用第2页共3页经费报,大家都在算这么一笔账,把工人工资除起来,公用经费所剩无几,一个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那微薄的一点经费又怎么能支撑得了庞大的开支呢。这是山村校长们和总务工作人员倍感头疼的事。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