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队日活动方案XX市XX县区九龙山镇东坝中心小学原龙村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队日活动为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凝聚学生励志成才的动力,用真情感动心灵,用榜样引领人生,提高同学们的道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于2013年5月31日下午,组织各班开展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之讲述中国故事”主题队日活动。全校同学通过集体观看“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及宣读事迹简介资料,使同学们知晓了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畅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感动的同时,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以他们为榜样,积极行动起来,做好身边的小事,刻苦学习,对自己负责,善待他人,将学习感动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内化为学习的巨大动力,用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主题队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生活、努力进取的热情,同时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精神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同时引导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是感动中国2012年十大人物事迹:1、朱光亚:遥远苍穹中最亮的星【事迹】2011年2月26日,“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因病辞世。巨星陨落,德艺留芳,以他名字命名的“朱光亚星”在苍穹中绽放恒久的光芒,激励科学道路上的后人。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朱光亚在核领域奉献了大半辈子,直至200第1页共11页5年退休。“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还在密执安大学读书的朱光亚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然后毅然选择回国,先进入北大教书,后转到核武器研究所。1964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朱光亚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禁不住潸然泪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晚,作风严谨的他竟然喝得酩酊大醉。三年后,朱光亚与同事们又将中国带入了氢弹时代。重要的核试验,朱光亚几乎都会亲临现场指导,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对待需要撰写或修改的文件,朱光亚力求深入浅出,字斟句酌,连一个外文字母、一个标点符号都保证准确无误。淡泊名利,身边人喜欢用这个词来评价朱光亚。1996年,朱光亚获得一笔100万元港币的奖金,转身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1997年,又将积攒的4万余元稿费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解放军出版社曾策划出一套国防科学家传记丛书,报请审批时,他毫不犹豫地划掉了自己的名字。2、胡忠/谢晓君: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事迹】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胡忠留在福利学校照顾孤儿们,谢晓君带着女儿回成都探亲。“能够担的就多担一些,春节嘛,让老第2页共11页师们都回去,我来陪着。”作为校长,胡忠眼中的福利学校是另一个家,这里的孤儿都是他的孩子。进藏至今,一家三口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过年。“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11年前,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来到甘孜州XX县区塔公乡支教,每个月仅有300多元的生活补助。福利学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清晨5点多打开校园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03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