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工程统计工作方案一、监测统计方法(一)监测范围全市及各县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监测方法一是与“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期末目标值比较,用以观察各个指标的实现程度。二是与上年相比较,观察各个指标年度变动情况,评价“八项工程”进展情况。三是对无法取得定量数据的指标,采用定性调查方式进行评价。二、报送程序1月20日,市相关部门、各县区统计局向市统计局报送上年度监测统计数据(若部分数据没有定案,可报预计数)。3月20日,县区各有关部门将所负责指标的上年度监测统计数据报送市主管部门(如果数据日常有报送要求的除外);同时将数据和有关情况文字材料报县区统计局。3月30日,市相关部门对全市及各县区数据统一把关、审核认定后,报送市统计局,并将数据反馈县区对口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同时向市统计局提供指标完成情况简要总结材料。4月5日,各县区统计局负责XX县区区各有关部门收集本县区监测数据、撰写监测报告,报送市统计局。4月10日,市统计局将每项工程数据汇总结果提交各工程牵头部门审核,由牵头部门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审定。4月15日,市统计局全面汇总监测数据,撰写监测报告报省统计局。三、部门职责与分工(一)部门职责1、统计局。承担“八项工程”监测统计指标体系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以统计数据报告和文字分析报告形式,评价实施“八项工程”进程和效果,分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向党委、政府报告。2、有关部门。对本部门负责的监测指标和数据质量负责。加强协调配合,及时收集、评估和报送本部门负责的指标数据、第1页共5页定性调查资料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二)部门具体负责指标“八项工程”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共包括8大类111项指标。其中,转型升级工程12项,科技创新工程13项,农业现代化工程19项,文化建设工程9项,民生幸福工程16项,社会管理创新工程10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23项,党建工作创新工程9项。有关部门具体分工如下:1、统计局、调查队(14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消费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城市化水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粮食亩产、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恩格尔系数、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2、统计、发改部门(2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十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3、科技、统计部门(5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科技进步贡献率。4、科技部门(4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民营科技企业总数、创业投资规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科技、发改部门(1项)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数量。6、商务部门(1项)国际服务贸易增长率。7、国土、统计部门(2项)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8、组织部门(8项)新提拔厅局级以下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比重、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参加培训达标率、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参加“三解三促”活动比重、农村“双第2页共5页强”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比重、社区“双强”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比重、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双强”型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比重、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200平方米以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覆盖率。9、组织、人社、统计部门(2项)万人拥有人才资源数、万人拥有高层次人才数。10、组织、统计部门(2项)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人才贡献率。11、人社部门(5项)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12、人社、卫生部门(1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3、发改部门(2项)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14、农委、海洋与渔业、统计部门(1项)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15、农委、统计部门(2项)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16、农委(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