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策略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不断促使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上转型,而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金融产业的一系列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环境下金融创新的产物。本文主要对我国低碳经济时代下金融创新的现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加强型措施,从而为金融创新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创新;问题;措施;策略市场经济和金融业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目前,环境带给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经受着环境的考验。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受到一定的影响,经济市场的结构以及金融体系和制度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能源资源,减轻环境的压力和负担,成为现阶段金融经济发展的大体趋势和方向。传统的经济发展和进步都是以环境破坏或者是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为代价,但是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只有做到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与环境平共处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对于社会、人类和市场金融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是必不可免的。一、国内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创新发展现状近年来,节能减排以及低碳发展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的低碳金融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依然在整体经济比重中依然保留着不断上升的发展势头。下面我们主要从低碳项目融资以及碳交易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一)低碳项目融资的发展状况兴业银行是我国首家开展低碳项目融资业务的商业银行,它于2006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即《损失分担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该协议规定,IFC向兴业银行提供2亿元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分担,以支持最高可达4.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IFC则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至2009年底,兴业银行在国内的34家分行全部开放节能项目贷款业务,此业务共支持国内的146个节能减排项目。共涉及融资金额高达92.37亿元,在兴业银行之后,北京银行以及上海浦发银行也先后IFC签署了合作协议,以研发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的信贷产品。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其他银行也开发出了关于清洁技术研究以及低碳应用项目的新型融资方案,例如金融租赁模式、节能服务商模式等等。这些数据与实例标志着我国金融体系在应对低碳经济发展上已经走上了创新的道路。(二)碳交易的发展状况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核证减排量一级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国根据联合国执行理事会(EB)的相关信息表明,至2009年底,我国已经注册了671个项目,占其注册总数的35.15,同时也获得了(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1.69亿吨,占核发总量的47.51%,目前据世界首位。目前国内金融体系为了发更好地适应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相继成立了上海能源交易所、重庆排污权交易所、山西吕良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等交易机构。其中北京环境交易所还与全球最大的碳交易所BlueNext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各家交易所也正式开展减排交易业务,并先后走上了正规。自此之后,江苏、广东等地也正在筹备地区性的碳排放交易所。二、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对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发现金融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从而以不断改进的方式促进其科学发展。(一)金融体系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还缺少信心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能够带来的经济利润还不能做出准确、科学的预测,还存在着观望和浅尝辄止的态度。因此对碳经济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基本上都是尝试性的发展,对碳经济投入资金比较少。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扶持才能够有所成就。由于金融体系对低碳经济不够重视,金融市场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因此受到遏制,与此同时金融的产品和服务业务上也难以做出大的调整,这对于低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