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2页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温州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与2020年远景目标》,结合人文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制定学院“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的背景1.学院“十五”时期取得的显著成绩“十五”前三年,原温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与原温州大学人文政法学院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在温州师范学院与原温州大学两校合并的基础上筹建温州大学。2004年12月,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正式成立。从此,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院积极推进实质性融合,加强“大学”内涵建设,实现学科优势互补、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整体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截止2005年底,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13人、研究生120人;专任教师规模5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硕士生导师31人;设有本科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7个;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2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0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0项,厅局级科研奖励30项;获得省级精品课程1项;在一级及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第2页共22页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页50多部。2.学院“十一五”时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一五”时期是我院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我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教育强省以及“培育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和设置“教学科研型大学15所”的战略部署;我市提出了建设“三个温州”、构建温州大都市经济圈、实现“第三次跨越”的战略目标;我校立足温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初步完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型大学的框架的构建。所有这些都给我院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与此同时,我院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高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高校间特别是地方高校在资源方面的竞争空前激烈,而我院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服务地方能力亟待提高、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面临困难。此外,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高、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正确对待这些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这是我院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二、学院“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第3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2页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更新观念,不断创新,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推动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为把学院建设成全校优秀学院之一而努力。2.基本思路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本科教育为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3.奋斗目标(1)总体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初具规模,建成1-2个在省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高,成为全校优秀学院之一。(2)具体目标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人,研究生占本科生的比例达左右;一批次与二批次在校生的数量之比为左右;留学生达到100人左右;参加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的年在籍人数达到人左右。争取建设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建设校级重中之重学科2个;争取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第4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