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方案南理工校庆50周年文艺晚会南京理工大学是由创建于1953年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来。1962年定址南京,1966年退出军队序列,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1995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期间经历了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时期,1993年定名为南京理工大学。经过50年的发展,南京理工大学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覆盖理、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具有鲜明国防特色和技术创新优势,国内一流的多科性理工大学。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1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3个博士点,80个硕士点,55个本科专业。有教授、副教授940人。其中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博士生导师180人。学校至今共培养8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我国多个领域,尤其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李翚记者郁进东)主题:光荣与使命开场为暖场歌舞,舞台色彩以金色和红色为主,内容为红色革命舞蹈,演出者南理工大学生艺术团。第二个节目为腰鼓表演演出者。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主持人入场。在第二个腰鼓表演节目尾声时,从腰鼓队伍间隙中整齐走出,表演音乐结束时站定。(主持人偏台了)第三个节目为歌曲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演出者:南京理工大学老同志合唱团演唱者为4男4女,两男舞台中间领唱,舞台两侧分别3人,两女一男。演出形式:前段部分为小合唱团领唱,后部分全部成员加入。第四个节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舞)表演者: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表演者入场时紧接这第三个合唱节目表演人员的退场,形成节目串烧的效果。第五个节目《80年代新一辈》演唱者。南京理工大学青年第1页共4页教师。合唱队形多变,非常规合唱团的阶梯型队形,给人蓬勃向上的感觉第六个节目《校园的早晨》演出者: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第七个节目《爱我中华》演唱:南京理工大学老同志合唱团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节目思路。老,青,少三代同台演出,节目主色调为金色和红色,包括演员服装。三代同台演出,给人的感觉是时间跨度非常大,也起到了用少数人的表演展现出全校师生的爱国情操。第八个节目音画诗《光荣与使命》此节目由朗诵和舞蹈两部分组成。表演者也是采用老年青年的组合,两男两女,两老两少。用两代人的交流展现出学校的变迁。背景舞蹈点缀了舞台效果,感觉表演立体感强,解决了单一朗诵舞台太空的问题。第九个节目舞蹈《太阳希望》演出者:南京理工大学幼儿园第九个节目后主持人上台第十个节目二人转《逛校园》演唱者。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表演形式依旧是老少结合。第十一个节目女声小合唱《小杜鹃》演唱者: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第十一个节目后主持人上台第十二个节目泰山组合《时代潮》(四人歌舞)演出者:前线歌舞团第十三个节目音舞快板《说说咱南理工》演出者:南京理工大学学生艺术团表演形式:舞蹈与4人快板相结合第2页共4页第十三个节目男声独唱歌曲串烧演唱者:周志刚(特邀嘉宾)第十四个节目赛克斯独奏《我心依旧》演奏者:李向阳(特邀嘉宾)第十五个节目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第十六个节目女声独唱《青藏高原》演唱者:云珠卓玛(特邀甲兵)第十七个节目管乐队行进表演《拉德斯基进行曲》演出者。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管乐表演采取的是行进表演,感觉活力四射,队形变化较频繁。第十八个节目迷彩三人组合《茉莉花》《思念袭来》演唱者:王达项敏华沈菁(特邀嘉宾)三人和声两女一男分三声部表演第十九个节目歌舞《为祖国干杯》舞蹈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国标舞团最后一个节目大合唱《南理工明天更辉煌》演唱者:全场师生合唱团上台领唱,全场起立歌唱歌曲原创,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总结。南京理工大学的校庆主题是《光荣与革命》整台晚会的背景基调非常讲究,基本上为红黄色,紧紧靠住主题。演出的上半部分已歌舞居多,主要集中了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已经老校友的演出,感觉人员参与度比较高;演出的下半部分更多的是特邀嘉宾的演出,演出的水平相对更高,但是特约嘉宾节目的堆积让舞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