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中国经济正在中高速发展,在《经济参考报》的采访中,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表示:“因为国内会展起步时间较晚,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展览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在不断发展,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而且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正在成为会展城市,2020年举办了CEO上海峰会,并第一次发表《2019上海会展业白皮书》,表明在2019年共有1032个展会在上海举行,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会展城市。该会展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相关企业盈利1400亿元。(二)会展业发展现状1.会展行业规模因国情原因,中国会展发展缓慢,且起步晚,比不上许多发达国家。然而,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发展,会展行业取得发展,其相关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现已成为为一个会展大国。在2020年以前的八年中,中国举行了11033场会展,数量增加了一倍,会展面积扩大到14877.38平方米。并且,会展项目在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盈利不断增多。这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会展都在中国举行,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影响力也不断上升。2.展会行业发展历程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缺乏工业基础,所以会展行业的发展道路很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在起步时间上,晚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举行一个会展,要经过国家行政机关,企业等各个主体的严格审批,所以每个会展的质量都很高。在2004年,中国会展行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起步阶段:会展规模小,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组织的严密性。在1951年,中国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受邀的第一个会展两年后接待了第一个会展——“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博览会”。1957年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承载力最多的一个会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是中国会展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时期,不仅举办了国内的会展,而且接待了许多外国会展。发展阶段:会展行业取得一定成就。改革开放那年,“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首都北京举办,是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举行的国际展览。在1986年,中国正式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举办了“巴塞尔样品博览会”。进入21世纪后,与德国三大会展接头,与上海浦东土地发展公司合作,建立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这是首次海外巨头企业进入中国会展行业。中国会展行业的专业性由此不断提高。不仅能独立办展,而且吸引了更多外来企业来华办展。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支持会展行业的发展,形成国家、企业共同合办的新场面。然而,国家和国有企业在会展行业中占主导地位。深化阶段:国家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后,国家积极引导中国会展行业发展,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等条例。在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会展行业的发展,不仅要适当放松对中国会展行业的管理,使会展行业更具有自主性和活力,更要通过资金或政策支持鼓励会展行业发展。会展行业能够发展是国家政策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三、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以上海市为例如今,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会展行业更是迎来了春天,全国会展业既面临挑战,亦面临机遇,在国际局势中依旧处于稳定增长阶段。总之,全球会展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不断发展,并积极融入市场中,在近20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会展规模最大、最具专业化的一个会展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首次发现会展业,而今天,上海会展业做的如火如荼,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提高了上海的国际影响力,更促进了中国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上海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一)上海会展行业的优势分析1.地段优势上海会展行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它的地理位置,上海处于长三角前端,靠近江浙地区,是长江入海口,不仅连接了国内市场,而且沟通了国外客源。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上海会展行业发展迅速的关键因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