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一、当前小学数学老师备课问题剖析备课历来是老师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它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又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途径。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备课中出现了种种不合理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我在备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1、备课中系统性体现不强。老师备课都以行为主义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他的指导思想不是用系统论而是靠实践经验,他的依据是本课时教材内容而非着眼于知识的整体结构。他的任务是准备老师如何去教而非学生如何去学,他的目的是完成知识的传授而非能力的培育。2、千篇一律,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创意。从调查中发现 81%的老师在平常都是个人备课,只有在公开课或课堂教学竞赛时才采纳集体备课形式。在平常的教案抽查中,我们见到的似乎都是拷贝、克隆的教案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些备课既没有标新立异的鲜亮特色,更没有一丝一毫个性的张扬。只有在带有极强功利性的老师备课评比中,才能见到为数不多渗透新理念,体现新设计,包含新思路的好教案。3、一味追求形式,手段单调,忽视备课的内质。78%的老师还延续着固有的备课方式――书写,只有 12%的老师采纳了现代化的备课方式――电脑备课,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一些地方甚至为老师印刷了具有固定格式的备课本,老师备课按格填空,填满即可。领导抽查老师备课也仅看其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环节是否齐备,抄写字迹是否工整,数量是否达到要求,能否作到一课一个详案等。在整个备课过程中,老师只有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分析学情,80%的精力用于抄写教案,本末倒置已至于此,令人心惊。4、不切实情,照搬他人。有些老师备课中只认教参,不从学生的实情出发,一味地照抄名师授课录、现成的教案集;或别人的教学程序、模式他们依据教参确定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重点、难点、构思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教参、名师教案集的内容绝对化。究其原因是学校在备课管理中方法不当,观念陈旧。他们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例行公事,导致了老师“上有对策,下有政策”,抄教案成了他们应付检查的良策,在这种功利的驱动下,备课就成了一种负担和摆设,备课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二:解决策略(一)基本特征1、备课要在设计层面上集中反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