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公务用车管理建议的草案在这里很荣幸向各位领导汇报我市关于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的工作情况。按照省、市两级机关对于我市公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精神,我市车管科按照本市编委办提供的人员编制数,对全市的车辆编制数进行了详细地核对,比2003年车编数*辆少了*辆,总体下降了*%,已不能满足我市各机关事业单位对于日常工作开展的需要。由于我市管辖区域较大,地形较为特殊,基层单位办公条件相当艰苦,远远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所以恳请领导在对我市车辆核编调研的时候做仔细研究,酌情考虑我市各单位日常工作之所需。我市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自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来,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通过开展动员部署、登记自查、审查核实、重点检查等阶段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主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我市成立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和各级单位紧密互动,安排部署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突出工作重点,推进工作落实在登记自查阶段,对各级纳入治理范围的单位和车辆做到100%登记自查,如实登记实际使用的车辆数,摸清公务用车基本情况,掌握公务用车实有底数。在审查核实阶段,对车辆登记信息进行比对等形式,严审细核,做到信息准确、数据真实全面。(三)明确配备标准,认真清理纠正第1页共4页我市公务用车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依据相关处理办法,对认定的超编车辆逐车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以调剂、拍卖等方式进行清理纠正。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由于对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车辆无法准确界定等原因,重新核定公务用车编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由于清理纠正是专项治理的核心和重点工作,也是矛盾集中的阶段,因此处理违规车辆难度较大,且由于车管人员变动,对一些车辆处理的物件交接不清,需要在后期工作进一步进行完善。(三)我市公务用车管理和使用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三、对策建议(一)合理规划,科学核定公车编制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公务用车的新编制标准,并根据新编制标准核定公务用车编制数,防止一般公务用车与执法执勤车辆的重复配备。要综合考虑交通状况、业务工作量及公务用车实际使用情况等,相应增减车辆编制数,力争准确测算和科学合理定编。(二)加大力度,严格处理违规车辆要继续纠正处理超编超标车辆问题,本着厉行节约、避免浪费的原则,督促各部门对已经认定的超编车辆,按照提出的处理意见,该收缴的坚决收缴,能调剂的尽量调剂,须拍卖的抓紧拍卖,全部处理到位。要严格执行现行相关规定,一律不得超标准购买公务用车,确保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取得实效。(三)健全制度,建立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在建立完善编制管理、购置审批、经费预算管理、日常使用管理等制度上下功夫,进一步落实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以及公务用车使用登记、节假日封存等制度,堵塞管理使用上的漏洞,切实解决公务用车监管不严、低效浪费、公车私用等问题,逐步形成和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四)不断探索,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就是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第2页共4页理,积极探索统一管理公务用车、统一调配派车制度的可行性研究,大力倡导国家各部委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公车限行做法,改革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创新公务用车管理保障方式,不断探索和推进公务用车改革。此外,对于我市后期公务用车改革的方向,从近期看,主要是严格公公车编制和配置标准,加强用车管理与监督。从长远看,公务用车改革的方向是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核定保留适当的执法执勤用车,发放补贴,实现公务用车货币化、交通服务社会化、公车管理市场化。(一)优化公务用车改革方案1、分级核定配车对象。建议根据工作需要,取消部分专车,开展工作一律使用公务用车。2、公务用车模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