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击实试验研究与应用齐银屏(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影响土击实结果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目的是使试验检测人员能够根据我的分析总结,在其试验检测过程中有效的避免这些影响因素的发生,使试验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并避免因结果不准确而造成的反复试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关键词:击实、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前言土击实试验的原理是通过模拟现场施工条件下对一些港区堆场及道路路基等工程找出其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为了更好的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压实填土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压实度标准,击实试验是填土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项目。因此击实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结果出具的及时性就体现出来了。一、击实试验的方法及方法的选择击实试验方法根据土的种类、施工现场路段、不同的标准选择的击实方法是不同的。例如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来说要选择的方法标准为JTGE51-2009.在本方法中试验方法分为甲、乙、丙三类。试验方法类别表类别锤的质量(kg)锤击面直径(cm)落高(cm)试筒尺寸锤击层数每层锤击次数平均单位击实工(J)容许最大公称粒径(mm)内径(cm)高(cm)容积(cm3)甲4.55.04510.012.79975272.68719.0乙4.55.04515.212.021775592.68719.0丙4.55.04515.212.021775982.67737.5对于公路标准JTGE40-2007中规定击实试验方法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对于击实方法的选择则是根据粒径来判断。轻型要求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重型要求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国标GB/T50123-1999中规定土的击实试验也是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击实方法。对于轻型击实试验来说要求选择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选择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除此之外选择击实方法还要根据现场施工的条件例如不同的道路等级、不同的压实机具、不同的基层、路段等等因素。因此采用哪种击实方法进行试验要根据有关规定或工程、科学实验的特殊要求进行选定。如果选择错误那么就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如果没有发现那么出具的报告就有问题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那么还要重新送样重新试验,那么出具的报告就不及时了。所以在试验之前我们要认真阅读任务单上的信息,如果信息不全的要及时与接待室沟通,通知委托方将信息填写完整,都确定好之后再进行方法的选择然后进行击实试验。二、试样的制备试样制备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并且试样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湿土法是相对于高含水率的土来说的,省略过筛,用手拣除大于40mm粒径的粗石子,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块,分别风干,使含水率按2%~3%递减。本试验室进行试验时均采取干法制备试样,除非特别要求。因为干法制备试样时要将试样平铺于底面,并且将大块的土块碾碎摊开,在风干的过程中还要将试样翻过来风干,这样在风干的过程中土样里的含水是分布比较均匀的,在进行焖料时土的状态分布比较均匀,这样有利于试样的制备和结果的更加准确。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水稳材料的含水率依次相差在0.5%~1.5%的范围内。水量的选择要至少两个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小于最佳含水量,一个接近最佳含水量。然后制备5个不同含水的样品。在制备样品时由于拌料的不均匀容易导致试验结果的不准确从而影响试验效率和试验结果。因此拌料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依照前辈们的经验和我个人的经验,将我们制备样品的过程做以下描述。首先将一块完整的塑料布平铺在底面上,要求塑料布表面完好,无磨损严重或漏眼的情况,然后将取好的样品铺在塑料布上,将制备样品所需的水全部均匀的到在土样上面,由两个人分别拽出塑料布的两头,掉角进行样品的拌制,直到样品拌制均匀为止。由于标准上并没有规定怎样将样品拌匀所以怎么拌的都有,但是我认为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好的,土样这样拌制即快速,又均匀。拌匀后将样品密封好焖一夜备用。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焖料时间的要求按照土质不同分为:黏质土12~24h,粉质土6~8h、砂类土、砂砾土、红土砂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