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1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信息交换)、商流(所有权转移)和资金流(支付)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物流)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因此,物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我国,物流设施落后,配送体系尚不完善,要发展电子商务首先应改造物流设施,建立与电子商务衔接的配送体系。否则,物流将会成为电子商务的最大的瓶颈。2电子商务下物流如何运作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现代社会已经从“生产者引导型经济”转向“消费者引导型经济”,目前国际上许多学者在研究,在导入新的“效率的消费者对应”(efficientconsumerresponse,国内称之为“快速消费者反应”)情况下,如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他们认为在过去,生产者、批发配送和零售者三者是分别单独设法降低商品的成本,在导入“快速消费者反应”情况下,今后需要三方的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共同协作来降低商品的成本,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目前商务网站多基于这种思路构建。即以网站为主体,引进商务活动因素。事实上电子商务并非电子媒体的简单商务化,这颠倒了主次关系。btoc电子商务应该首先是一种全新的、高度完善的物流模式,电子手段仅仅是新商务流程中引入的非主体因素之一。以提供简单便捷的生活方式为基点,我们出售给顾客的并非仅仅是可以从任何商店得到的普通商品,而是一种第1页共5页网络生存的体验——使顾客感受到自己无所不能。电子商务的重点在于方便和全面,因此重要的因素有:1、完整的商品线;2、精确的送抵时限。btoc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要求是:1、货源:应以市区内分布较远,信息化较好的几家超市内部货物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真正完备的货源体系。2、信息平台。以面向大量货品数据的数据库搜索操作为基础,仅对少量特殊物品和商家促销的货品进行图片和文字描述。3、配送。市区内结合现有的社区服务模式,现货配送,限时送抵。4、支付。以货到付款为主要结算手段。在初始阶段,作为全新的商品流通模式,应以严格限时的社区配送网络为核心,以网页、电话等多种信息模式为订购手段,以现有的超市商品作为货源,以现金为主要支付方式。从传统的流通渠道的角度来看,商流是从制造商经批发、零售到消费者的,与之相对应的物流则是从制造商经储运企业或储运部门到批零企业再到消费者的。现在,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适应顾客需求的这一重大变化,商流渠道发生了大规模重组,带来物流渠道的重组,其结果是在商流领域出现了多级经销制、多级代销制、多级代理制及配送制(配送制被视为具有商流功能的一种流通组织形式);在物流领域出现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传统储运企业所提供的简单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中逐步为集成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为此,中国邮政的电子商务配送系统必须与现代物流相适应。3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存在问题目前,物流配送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个第2页共5页重要瓶颈,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存在诸多问题。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物流管理管理存在条块分割的问题,区域之间缺乏统一管理,缺乏协调有序的跨区域性的物流协调机构,归口管理不一致;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和搬运等技术设施还比较落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匮乏,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物流配送的新要求,电子商务...